
作为第一届广州职工“悦读圆梦”公益代言人,刘浪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近千人的朋友圈里坚持分享中国文学精品,有时还会附上心得体会,与圈友交流。他表示,有了这个身份则意味着自己不再是单纯的个体阅读爱好者,而是肩负着积极宣传阅读,带动阅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说到具体打算,就是带头多读书,带动周边的人读书,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行列。
身为广州职工“悦读圆梦”公益代言人和工会主席,刘浪除了在生活中参与各种读书、荐书活动,在单位中也积极推进职工阅读,目前集团每年都举办各类读书活动,仅去年就有408场,同时工会正在组建公司读书会,开展各种读书班活动,今年还计划建设职工阅览室等,积极为职工们营造读书氛围,助力职工阅读圆梦。
刘浪回忆对于文学创作的萌芽则源于一次作文比赛。“有一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写一件事。当时课本上的文章题目基本都是《一件小事》《某某二三事》《一件难忘的事》等,大家也照搬。但我搞了点创新,将我的题目起了一个字,叫《悔》,大意是说我当年调皮,和一帮小朋友将一个大娘的柴堆点火烧了,一直很后悔的故事。这篇作文后来得了一等奖,被学校贴在了墙报栏里,我也因此爱上了语文。”
其实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孩子来说,漫画的阅读就是他们的“启蒙”。刘浪表示自己的文学启蒙就是从漫画开始的,“(对于我来说)文学最早的启蒙应该是当时流行的连环画,比如《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绘本,因为看了绘本不过瘾,就去找原著。那个时代图书很匮乏,想读一本书,往往是排着队,你读完了再借给我读,一本书传着传着就真的'破卷'了。有时,为了借一本书,同学们争先恐后,甚至为了谁先读而闹翻脸。”
刘浪的写作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上初中的时候曾投稿多次《少年文艺》《中学生文学》等学生刊物,有一次投了个八千字的短篇小说《郑三香》,由于花了很多心思写成,而且又花钱买了方格稿纸和信封,所以非常看重这次机会。“为了解编辑是不是真的看过稿,我还特地在稿纸下角边用几粒米饭,将相连的两页粘在一起。结果退稿信寄回来,稿纸是撕开的,证明编辑每页都看过,确实是自己的稿子不行。打那以后,我将自己积累的所有退稿付之一炬。之后二十多年没有再投过稿。”刘浪说道。
然而时光并未磨灭他对写作的热爱,时隔二十多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给某报纸投稿,连续坚持了三个月。2005年4月6日,刘浪的处女作——《毕竟是总经理》终于在该报上发表了。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内在该报就发表了近30篇作品,终于实现了自己年少时期的梦想。
关于读书,刘浪给出了他的建议:“每天再忙也要抽取时间读书,尽可能读纸质书,当然也不排斥电子书籍,现在很多人在手机上读小说,上厕所也带着手机,戏称为“马桶阅读”,这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方式。”
他表示:“40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减肥和读书,都很有效;当你在阅读中看到各种人生的大起大落、苦难与荣耀,便会从容面对平凡生活中的小困难,坦然面对现实生活里的小幸运。”
广州职工“悦读圆梦”系列读书活动是由广州市总工会主办的官方阅读活动品牌。《广州职工“悦”读会》是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广州广播电视台花城FM共同打造的系列广播节目,会员刘浪作为嘉宾受邀作客花果山广州广播电视台直播室,与节目主持人央央分享读书感悟以及“悦”读成才的经历,共同点亮阅读“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