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关注中青年教师身心健康,促进教育“百年树人”战略发展
  来源:教育基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0-11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骨干,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使命,也是促进教育“百年树人”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其劳动兼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融合,具有创造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肩负巨大的家庭、社会和工作压力。近年来,网络上关于中青年教师“英年早逝”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国防大学一位青年女博士英年早逝,他的领导含泪慨叹“别等中青年干部逝去再谈关爱”,引发舆论关注。当前中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90%的中青年教师每周要上15-20节课,还要备课、写教案、做课件、批改作业、出试卷、改试卷、写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迎接各类检查和评估等。有调查显示,33%的中青年教师每天工作8小时,18%的中青年教师每天工作超过10-12小时,还有8%的中青年教师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第二,应试教育下的心理压力。在中青年教师队伍中,72%的教师表示自己的心理压力直接来源于应试教育竞争下的考试压力和升学压力,长期的紧张、焦虑导致中青年教师身心疲惫。

第三,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长期受到慢性咽喉炎、腿部浮肿、静脉曲张、颈、腰椎疾病所困扰。

第四,福利制度存在执行偏差。虽然我国在立法上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教师福利体系,但是,作为决策的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和各类学校,在实践中存在执行偏差和走样现象。为此建议:

一、严格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政策。首先要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工资须不低于公务员”的规定;同时,在享受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保障方面,要严格执行教师的医疗制度,完善一年一度的“体检制度”和重大疾病的“保险制度”,改善中青年教师的福利待遇,在法律上,给予中青年教师切实的“保障”。

二、完善以人为本规章制度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调整对中青年教师以“升学率”作为单一的评价体系,加大多元评价力度;考虑中青年教师的切实利益,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学校教代会、职代会制度,加强中青年教师“参政议政”中“发表言论”的工作机制,完善中青年教师帮困机制和服务机制,充分关注中青年教师的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减轻中青年教师的生理与心理压力,从制度上,给予中青年教师切实的“减负”。

三、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各级学校对中青年教师要加强关怀教育,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关爱,建立完善的中青年心理健康培训体系、咨询体系和救助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党支部、团委和工会的功能,建立中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通识培训等课程,及时提供各类心理服务,让中青年教师掌握心理减压技能,增强自我疏导能力,在实践中,给予青年教师切实的“保护”。 

 

 

 

(文/石军)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