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互联网挂号系统便民性不足引发群众不满
  来源:行政基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8-13

 

 

随着信息移动技术的更新升级,很多城市的医院都推出了互联网挂号系统并被冠以了“互联网+医疗”的头衔,成为了一道创新的光环。但是目前很多医院设立的互联网挂号系统的群众满意度并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自主研发的APP使用率偏低。根据有关统计,有的医院开发APP两年来只有13%的病人完整使用了APP整个应用软件的功能,究其原因在于APP软件中公医和医保无法捆绑到现行的手机支付系统。2、部分医院取消传统的预约服务,此举忽视了不会使用互联网新技术、习惯了传统窗口挂号系统的人民群众的感受。一方面,手机就诊预约功能目前在一些医院基本上是秒杀,每天放号后几乎瞬间就没有了;另一方面一些医院将大量的号放在了网上,窗口仅放出少量的号,有的甚至只有5个号,导致很多一大早来医院窗口的病人都白白的起个大早却挂不到号。部分不能熟练运用手机的老人、农村群众几乎无法当日现场挂号,有急病的不得不从号贩子手中高价买号,或者临时安排住宿第二天再挂号,不仅导致看病的成本增加还可能因此耽误病情。

未来的医疗服务发展的趋势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手机可以成为看病过程中的“引导员”和“服务员”。“互联网+医疗”升级换代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方便人民群众,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满意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为此建议:一是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大力度落实实名挂号和预约挂号,身份证线上查询核对系统要尽快实现公安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对接。同时要合理分配挂号资源,设立机动、应急号源,分批、分段、分类投放。要防止“互联网+医疗服务”出现以谋利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垄断和信息孤岛。二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客观调查群众对各种网约挂号平台的满意度,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升网约挂号平台便民性,对那些有垄断性、满意度低的“互联网+医疗”、欠缺监管和规范的所谓“网络挂号服务平台”果断叫停、处理,给予淘汰。三是解决全民医保和手机捆绑的技术瓶颈和平台建设的问题。

 

 

 

(文/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