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议案
市政协委员政协会议小组讨论发言摘编
  来源:组宣处 发布时间:2015-02-05

 

——担任市政协委员的广州民进会员在政协会议小组讨论发言

 

徐兆东:今天听了政协工作报告,感觉很实。同时,建议政协在抓大事方面发挥更好的建言献策作用,比如,围绕广州发展的大思路,发挥立法协商作用、加强民主监督等方面大有可为。

徐兆东:城市的智慧化应包含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决策和管理的智慧化;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智慧化;三是社会管理的智慧化。我们要做好城市智慧化的建设,要素有几点:一是公民的科学素质;二是社会法治水平建设要同步;三是社会公民的共识和取向;四是与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议:一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二要政府决策智慧化;三要与法治水平建设同步。

江  东:今年政协工作报告,关于去年工作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亮点纷呈。例如报告第2页提到的“信息孤岛”问题、公民办证问题等等,这些亮点让我们的政协工作深入人心,在社会上引起共鸣。二是关于怎样献计献策推进政府工作,常委会通过培育提案,让一些提案最终成为了重点提案。关于今年工作,我认同陈耕云委员提到的围绕编制“十三五”规划开展调研。我建议,委员对提案办理的满意率不一定要100%。因为有的提案可能思路正确,但是不符合政策。我还有个疑问,报告第3页的提出“高中义务教育”,但高中是没有义务教育的。

    

李明汉: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精简地反映了去年的工作成绩。我对于去年政协工作有三点感触比较深:一是广州政协对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大,值得肯定。二是广州政协对社会民生做了很多工作且富有成效。三是广州政协对民主监督做出了很大贡献。报告的2015年工作安排,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一是关注对法治建设的推动;二是紧紧围绕经济新常态进行建言献策;三是特别强调履职能力建设。

李明汉:职业教育有两个方向要突破。一是观念要改变,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社会认可、支持,观念还是要慢慢转变。二是管理制度要改革。  比如说,经费补贴不到位、不科学,公办、民办支持力度两个样,  中职、高职教育衔接不到位。改革要打通整个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傅  荣:今天听取苏志佳主席所作的工作报告,感触良多,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题目为“民主协商促发展——贺广州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召开”,正文为“云山珠水春来早,民主协商出妙招。同心凝聚正能量,建言献策奔小康。汇聚力量筑梦巢,宜居宜业广州好。创新思路谋发展,结果导向人气高。”苏主席报告最后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倾听、倾听、再倾听”,“商量、商量、再商量”,体现了政协工作特性和特色。

付广平:现在政协委员越来越活跃,工作成效越来越明显,这是可喜的现象。欢迎各位委员通过介绍名家学者作客政协大讲坛,登陆广州文史网站,开展调研活动等方式,大力支持政协学文委及各个部门的工作。

梁晓玲:今年政协在常规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形式创新,突出了工作重点,比如加强了提案培育力度。2015年的工作抓得非常实,确定了调研选题,加大了对法治建设的关注,对于前两年的工作都有继续跟踪督办。建议:一是协商议政要从形式上突出效果,应该是委员和政府机关加强互动、一起推动。二是继续完善民主监督工作,希望就一个课题,集中相关单位和个人,一起把课题做深,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

丛佩华:广州对教育很重视,建立了“广州教育城”,陆续有院校入驻了。但存在一些问题,职业教育不能脫离社会实践。例如,会计专业侧重实操,纯理论培养的学生缺少操作能力,必须考虑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学校在市区,可以随时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单位见习,如果都搬到教育城,实践活动还是要回来的,这样成本会很大。能否采取保留现有校区,前两年在教育城学习,后一年到本校实习。否则,学生的社会实践会被切断。

丛佩华:建议一是在普通本科向职业院校转变过程中,培养好“双师型”人才。二是搬到教育城以后,原来的校区可以留下来,用于学生临岗实习。三是解决待遇问题,很多本科院校不愿转高职院校,感觉低就了,而且转高职院校后职称评选难度也比较大。职业教育工作量大,待遇又比较低。建议提高老师待遇,完善校区建设。

梁玉蝾:我认为要大力传承粤剧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在大学设立岭南音乐、戏曲、编曲等相关的学科专业,以便更好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使粤剧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

李震霄:“智慧城市”就是要让这个城市变得聪明一点,我感觉是只要有利益驱动的东西都很聪明。真正老百姓去办事就不智慧了。在“智慧广州”建设中,政府应该干什么、市场应该干什么,应该有较明确的定位。建议:把“智慧广州”和市场化结合起来,用互联网思维考虑,把碎片式的剩余和需求通过平台对等起来,把城市里很多小的智慧通过这样的互联网思维汇集成一个大的智慧,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智慧城市。希望广州的市民卡变成一卡走广州,让广州市民更方便。

注:根据政协第十二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简报内容摘编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