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羊城晚报》报道了民进广州市委委员、市政协委员陈迪云与市科信局党委副书记马曙就科研经费拨付方式的探讨并作报道。报道内容如下:
“每年投入那么多科研经费,产出了多少名企?”市两会期间,来自广州大学的陈迪云与市科信局党委副书记马曙探讨了科研经费拨付方式,他觉得现有拨付还是有很大改革空间。
广州每年投入巨资支持企业创新,支持高校等科研机构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市政协委员陈迪云说,现在有些企业、科研机构想方设法套取财政资金,“拿到支持资金,又不办事,巧立各种名目,将资金提现”。
马曙说,他们正想办法规范科研经费的发放,比如改变拨付方式,分年度、分阶段拨付。对长期项目,在一阶段完成验收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拨付,提高资金使用率。
不过,陈迪云说,企业千万种,怎么运作,外面的人难以知道;他们科研实力如何难以评定;他们是否重复多次申报,也难以确认。“前不久,我去萝岗区考察,看到萝岗区引进的知名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广东企业。”陈迪云说,我们能不能细化标准,重点扶持几家具有前瞻性的创新企业,“多点撒网不如集中火力搞几家,扶持一家名企已经很了不起了。”
注:根据2月22日《羊城晚报》改写,记者尹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