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传统民间信仰逐渐复苏,广州居民的日常信仰对象中,对祖先的祭祀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佛、道及民间诸神。作为一种古老的、底层的、草根的信仰,民间信仰固然起到了心理救助、维系传统伦理道德、带动相关行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信仰内容庞杂,信众素质千差万别,信仰方式较为落后等因素,导致了信仰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民间信仰场所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占用公共资源、造成民众负担,封建迷信沉滓泛起,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应等。
基于此,民进广州市委常委、市委宣工委主任、市政协委员傅荣与市政协常委邵国良联名提交了题为《引导民间健康信仰 促进市民健康生活》的提案。
提案建议:针对目前广州民间信仰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三项措施解决:1、正确认识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民间信仰的根本价值在于其直指人心的精神救赎作用,在于其良善、美好的道德内涵,在于其根本信仰宗旨符合政教伦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维护社会机体的有序运转有重要影响。2、合理规划,加强对新建的各种信仰场的管理。适当修改《宗教事务条例》,降低信仰场所和信仰社团登记备案的门槛,使更多的信仰场所和信仰社团能够纳入民族宗教事务局的统一管理。利用寺院经济兴学助教,救济困难群体。3、加大科学宣传和信仰引导,让人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困境和心灵的迷惑,自觉意识到民间信仰中某些迷信的、落后的、愚昧的信仰的不可取和“无用”,树立正确的信仰对象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