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民进广州市委完成的广东省政协第60号提案《关于进一步出台配套政策,促进我省轨道交通发展转型升级的建议》作为第一提案人并入省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督办。
《关于进一步出台配套政策,促进我省轨道交通发展转型升级的建议》是去年民进广东省委重点调研课题,由民进广州市委组织实施调研。课题组成员在民进广东省委副主委胡献、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徐兆东的带领下,先后前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和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就我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和融资渠道等开展调研,由民进广州市委参工委副主任李红执笔,最终形成民进广东省委提交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
同时,李红还就我省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问题形成了省政协委员提案。广东省政协在《政协重要信息专报》第10期刊登了该提案主要内容。全文如下:
关于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际轨道建设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省铁投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红认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际轨道建设,对分散政府投资风险、提高城际轨道运营能力、促进城际轨道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在城际轨道网络形成之前,客流上升需要一个过程。项目运营将会在很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短期内无法靠运营实现建设资金的回收,增大了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难度。为此建议:
一、省市国土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办法,合理利用沿线土地资源开发,发挥最大效益。针对《关于完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机制的意见》(粤府函[2012] 16号),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城际轨道交通沿线站点800米范围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报批程序做出具体规定,保证将站点地上和地下空间开发与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在轨道交通线路站位基本确定后,应立即启动站点规划研究工作,并将该研究报告与线路立项一同纳入审批范围。
二、通过捆绑招商等形式引入民间资本。学习“港铁”模式,突破现有土地政策,就城际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开发创新投资方式,实行“站点十上盖物业”或“线路十沿线土地”,将“站点十上盖物业”或“线路十沿线土地”通过同步规划、同步立项、同步设计后捆绑起来统一招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城际轨道建设领域。探讨政府和民营机构的多种合作投资模式,同步建设轨道交通、同步开发沿线土地。
三、破除制约民间搜资的体制障碍,推动民间投资快速发展。为更好激发民间资本进入城际轨道建设领域,要尽快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供应、绿色通道审批等方面,对进入该行业的民营企业给予和国有企业同样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