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建“文化强市”首先要加大公共文化空间开放度
  来源:行政总支 发布时间:2011-12-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各地政府也把“文化强市”提到议事日程。文化的繁荣不在于一个城市在一个时期能推出多少文化作品和精品,而是在于花多大的力气去建设适合城市居住者(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空间。降低公共文化空间的门槛势在必行。
    继2008年免费开放博物馆后,2011年年底我国将全面免费开放图书馆和美术馆及公共文化空间,以吸引更多百姓进入。但有的人认为现阶段免费带来的大量人流会带来管理的困难,反对全面免费。
    其实,免费不是问题。如2003年起,杭州市图书馆就开始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一举措曾经一度在网络上成为热议的话题,也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经营模式。在图书馆方面,台湾的图书馆采取免费开放的政策,也有数十年的历史。
    收费更不是问题。再看海峡对岸,早在1980年代以前,台湾的美术馆即采取免费政策。博物馆也以低廉的门票,希望降低门坎,让人们愿意走进来。这套票价一直维持到今天,即便是中央级的台湾故宫博物院,票价也只调整至150元台币,台湾博物馆门票更是只要台币10元,还保持了30年前的水平。因此,降低票价,凸显公共文化空间的公益性,也不失为得民心之举措。
    因此建议,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引导各类团体成为构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体系中设计者、构建者,经营者,加大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度,在一个拥有高度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创新文化服务方式、经营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培养出常态性的观众,让公共文化空间成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真正舞台。

(蔡旻丰)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