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广州市委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建言
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也称为广州黄花岗起义,它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促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这次起义:“第一次革命,虽由武昌起义,而实广东三月廿九之役为之先。”、“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弘扬辛亥革命的精神, 2010年初,民进广州市委经深入调研,提出提案《关于辛亥革命和广州黄花岗起义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建议》,提交广州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提出,广州“三·二九”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唤起了民众的革命斗志,给清政府沉重的打击,为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提案建议,以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为契机,大力宣传这段历史,维修保护尚存的历史遗迹,并将它们串联起来,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进一步充实广州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中心地的内涵。提案还提出了关于加强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花都区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对“三·二九”起义的历史和重要意义的宣传等具体建议。
由于提案选题好、角度高、时机准,措施切实可行,提案得到了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办理。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牵头重点督办提案,并对提案给予了高度评价。2010年9月17日,张广宁到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调研,并召开提案办理工作现场会。会议由广州市政协主席林元和主持,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及有关区、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张广宁指出,提案单位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提出提案,水平很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广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好广州近现代革命史迹的挖掘与保护、丰富广州作为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内涵,更好地迎接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引领功能,进而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在听取了有关区、市直部门负责人的办理工作汇报后,张广宁强调,提案主办部门和各会办单位要通力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切实办好提案。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重视和支持提案办理工作,做到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办理经费“三落实”。要以亚运会、亚残运会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全面及时完成提案办理任务。
为推动此提案的办理,广州市政协还在2010年全会期间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广州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及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市政协委员、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共60多人出席了协商会。在办理现场,广州市副市长陈国指出,民进广州市委的提案选题好、立意高、时机准,对加强广州近现代革命策源地这一品牌的保护和宣传,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跟踪督办提案,促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的筹备工作,广州市政协于2011年又开展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建设和系列旧址整饰工作的视察活动,三次邀请民进广州市委参与视察,听取对提案建议落实情况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对于提案提出的的建议,已经落实了在“三·二九”指挥部旧址周边入口竖立标志牌、在黄花园三期广场建造革命历史浮雕墙、对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进行全面维修和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议,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系列活动大部分已经展开。有关拆除“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西侧和北侧的民居,扩大保护范围的建议也被采纳,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中,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扩建工程纳入了广州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的十项重点文化设施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900平方米,周边环境整治需拆迁住宅楼及商铺6600平方米,征收及改造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新建面积6000平方米,预计投资38420万元,全面整饰该馆及周边环境,分期推进,使之与该馆的历史地位相称并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提案还被广东省、广州市的主要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2010年广州市“两会”期间,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等媒体报道了提案的主要内容和办理现场协商会的情况,《广州日报》记者为报道提案还随民进广州市委调研组成员深入“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和花都区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现场采访。2010年9月,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又报道了张广宁督办提案的情况,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民进广州市委以提案的形式,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建言,对弘扬辛亥革命的精神,提升广州文化软实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梁晓玲)

作者(右一)参与实地查看辛亥革命遗址整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