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规划总面积为288平方公里,于1994年创立,至今不仅成为中新合作的亮点,也成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亮点,已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2008年,园区的开发主体——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已由2005年初的1.27亿元增长到3.81亿元;园区内的就业人口已达到50万人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4%,硕士、博士、高层次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占5%,而外籍人才占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的25%,海外归国人才占苏州市40%;园区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速,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苏州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园区内引进的外资项目地区结构为欧美项目占49%、港澳台项目占22%、日韩项目占18%、新加坡项目占6%、其它地区项目占5%,形成了以欧美项目为主导、日韩项目加快拓展、港澳台项目全方位突破的发展格局;园区内已形成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目前园区的产业结构:电子信息占47%、精密机械占20%、新材料占8%、生物制药占5%、其它占20%。
苏州工业园的开发管理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编制了科学超前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 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目前已形成21个新的管理办法。第二层次为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招商引资等,已形成17个新的管理办法;第三层次为公共行政管理,已形成42个新的管理办法。
白云空港区域已定位为以生态和空港凝聚活力的创新型城区,规划了“一轴、两极、三区、多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并提出近期将重点规划建设广州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粤港澳(台)流通服务业合作试验区、广州白云国际航空城、广州白云航空电子科技产业园、民科园“一园三区”(民科园核心区、江高片区、太和片区)等临空产业园区。
我们认为,临空产业园区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大择商选资力度,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建议组织考察苏州工业园,专题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尤其是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产业结构,实现有目标、有门槛的招商。
2. 建议组织有关专家,融合国际城市发展和成功开发区的先进经验,专题研究白云临空产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城市建设规划,招商准入门槛等课题。
3. 建议细致研究空港背景下,区域最适合发展的产业,包括产业规模、发展空间、上下游相关产业的选择等内容,从而有目标的实施产业链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