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理论研讨  > 统战理论
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建设的对策和建议(邓美兰)
  来源:民进广州市委组宣处 发布时间:2011-07-21

中共中央【20055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包括了参与决策、参与执行、参与咨询和参与监督四个大的方面。作为参政党,如何在新形势下切实履行参政党参政议政职能,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一、要充分认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主要有:1、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职务。2、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3、提案制度。民主党派在政协的提案有党派提案和个人提案。4、民主协商会。5、座谈会。6、对口联系制度。7、专题调研制度。8、开拓经济建设服务领域。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必要的制度尚未建立,一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无法向纵深发展,影响了参政议政。

1)、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不健全。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和怎样建立机制的问题,目前仍处于探讨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联系制度不够落实,各民主党派在重点界别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参政议政的组织网络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领导负责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都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面、上下结合、左右联系的体系。由于参政议政工作没有规范化、制度化作为保证,从而造成被动和应付。

2)、参政议政实力不够。党派成员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尤以科教文卫届的居多,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的少,有的单一支部十多人只有三、四名在职的,与参政议政的任务和要求不适应。而且不少党派成员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不够,社会活动能力较差,缺乏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能力,因而对一些重大的宏观的问题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全局性的、专业化的意见和建议。党派成员在政府部门任职的数量较少,很难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3)、群体参政议政的能力发挥不够。一是缺乏调动全体成员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有效载体。二是有些人认为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权力或代表人物的事,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责任缺乏。三是比较被动,推一推,动一动,成效一般。

4)、参政议政信息渠道不畅。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缺少知情渠道。民主党派知情渠道一般是党政领导向党派成员通报情况,或是寄送一些文件材料。有些部门直到政策出台才想起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而民主党派根本来不及调查研究。民主党派能够直接参与的合作较少。

5)、参政议政监督机制不完善。有关部门处理民主党派的建议和意见,一不受时间限制,二不受内容限制,三不受责任追究。答复了不抓落实,你也没辙。

二、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保证参政党职能发挥

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是参政党组织有效整合内部各种组织资源,为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基本职能而形成的一系列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模式和规则的总和。

(一)、建立参政议政工作运行机制

1)、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加强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

可以避免参政议政这项基本职能的发挥处于临时应付状态,为确保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建立参政议政工作和情况通报制度。

党派领导要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参政议政情况,鼓励成员为参政议政出谋献策。党委和政府在召开协商会、情况通报会、意见征询会等重要会议前,应提前发出通知,提供参考材料,以便民主党派及时收集并集中专家的见解和意见,提出有分量的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应多向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情况、多提供信息。多组织民主党派考察、了解情况。

3)、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反馈机制。

民主党派要充分利用会议、视察、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以及提案、发言、信息等形式反映社情民意。有关部门要及时反馈,在处理后十天内向民主党派通报,建立民主党派对反馈申请复查制度。

4)、健全参政议政工作网络,内联外扩,多种形式促进专题调研见成效。

通过网络和一支部一提案等收集信息,多种形式围绕党和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提出有前瞻性、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决策系统提出高质量、可操作的建设性意见。

5)、建立和健全激励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以精神鼓励为主,对优秀提案、重点提案或产生较大影响的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真正热情投入参政议政工作、具有较高参政议政能力、作出实质性贡献的同志给予荣誉、职务推荐和物质奖励。

6)、完善监督机制,增强民主监督实效。

中共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立保障机制。扩大党派的知情权,加大对党派调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选拔优秀党派中青年干部在各级政府担任一定实职的制度。加大民主党派的监督力度。

(二)、参政议政机制建立要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密切结合

1)、强化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民主党派自身参政议政能力。

民主党派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成员的政党意识、参政意识、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各级领导人和广大成员中,进一步牢固地树立正确的参政议政意识,要有团结合作的意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参政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建立参政议政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构建参政议政人才梯队。

民主党派要把发现、培养、组织、调动、激发参政议政人才开展参政议政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要根据参政议政的需要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善于发现、物色参政议政人才,发展成员要在文化层次、政治素质和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多考虑,有针对性地吸纳人才,不断充实新生力量。

建立民主党派专题调研工作骨干培训制度,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提高调研工作骨干的整体素质。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参政议政人才队伍。

总之,民主党派要深刻认识到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参政议政工作的必要保障,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是民主党派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