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理论研讨  > 统战理论
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参政党(刘思成 袁群珍)
  来源:民进广州市委组宣处 发布时间:2011-07-21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加强,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局势激烈变化,改革开放深延,对传统政党产生巨大冲击的新形势下,中共十七大决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民主党派是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也要审时度势,以改革创新精神把自身建设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基石

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是参政党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基石。“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可能胜利的。”纵观历史,民主党派为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参政党迅速发展,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良好政治格局,无一不是共产党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

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强调,支持民主党派根据各自章程规定的参政党建设目标,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体现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为此,参政党应该顺势而为,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大胆改变工作作风,经常与统战部门、对口单位领导、下属所在地的中共基层组织沟通,汇报工作情况,反映实际问题,交换意见,才能上下协调、八方通畅。参政党还应该开拓进取,主动与中共各级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在基层单位开辟“党派活动室”, 解决基层组织活动场地问题,并开通成员在本单位参政议政渠道,使民主监督落实到基层,促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领导“火车头”的作用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关键所在

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一个决定的因素。领导就是“火车头”,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参政党就是一列远征的火车。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因此,充分发挥领导“火车头”的作用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关键所在。

领导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调配、综合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带领成员做好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任何一个党派,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优势资源。“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人才荟萃智力雄厚。(二)是社会关系广泛。”优势资源用不用,用得是否恰到好处,关键在于领导。只要领导胸怀大家,积极进取,多动脑筋,就能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组织活动丰富多彩,产生最强大的社会效益。领导之间要团结协作,配合有方。支委要自觉接受主委的领导,主委要关心和支持支委的工作。只有素质高强、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才能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引领成员,建成高素质的参政党。

全面提高基层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突破口

组织生活是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载体,是党派成员日常联系、交流思想、参政议政的场所,其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参政党的凝聚力、整体素质、参政议政水平和社会服务质量。基层组织是是参政党存在的基本形态,没有基层组织就没有参政党的存在,没有基层组织积极的作为就没有充满活力的参政党。因此,全面提高基层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突破口。

要改变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呆板、枯燥无味的状况,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基层组织生活同党、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参政议政、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参政党自身建设相结合,有针对、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准备,有实效,有记录,有报道,有总结。首先,要创新形式,动静结合。大家可以“坐进来”,参政议政,学习汇报;也可以“走出去”, 打破区域、党派的局限,与兄弟党派联谊,到工厂农村调研、进街道学校服务。其次,要充分利用党内外资源,抓住良机,精选内容,充分准备,切实开展活动。时机不对,内容单一,毫无重点,脱离实际,准备不充分,组织生活就会流于形式。最后,要认真总结,上网见报,让社会及时了解民主党派的动态。

制度保障、人文关怀和思想引导相结合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发展,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念等不断变化,参政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加大。只有把制度保障与人文关怀、思想引导结合起来,参政党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凝心聚力,攻关克难,管理有序,协调发展。

参政党要着眼于新形势新变化,坚持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的原则,优先发展非教育界中有代表性的德才兼备的人士为新成员;坚持组织推荐和民主选举相结合,产生政治素质好、社会活动能力强、勇于开拓进取、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基层领导;实行“主委联系基层制”、 “总支委员兼任支委制”、 “支委负责制”,权责一致,科学决策,管理规范;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科学参政,民主参政,依法参政”,深入调查研究,提交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切实可行的提案和高水平的大会发言;成立“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坚持与实力单位和热心人士合力,保证社会服务质量。完善的制度能够为参政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参政党重视“人文关怀”,关心成员的疾苦,能够使成员产生归属感、向心力,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方针、政策;加强思想引导,让成员在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中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开眼看世界,潜移默化,受教育升能力,比纯粹的会议室学习更切合实际。因此,制度保障、人文关怀和思想引导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有效手段。

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并举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重要杠杆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一个政党自我意识深化、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没有成熟的理论引领,参政党就难以在纷纭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并举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重要杠杆。

为了使参政党的领导干部、理论研究和宣传骨干具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始终能够顺应时势,正确把握自己,引导他人,有关部门要定期开设培训班,通过理论培训与实地考察结合,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厚,社会活动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新型领导和一支“会干、会写、会说”的理论宣传骨干队伍。参政党要建立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机构,开通“网络快车” 、“绿色通道”,建立基层组织网站,拓宽互动交流平台,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联系制度,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影响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够在改革创新中发展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参政党。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