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理论研讨  > 学习研究
刘晓玲:学习《论语》 启迪智慧
  来源:荔湾区基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11-23

 

广州市荔湾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涵养实验区,我有幸参加了由北师大开设的《论语》百日线上学习。从2021年6月到2021年9月间。每日清晨,边雨田和胡靖瑜两位老师的轻声问候开启我美好的一天。百日《论语》线上课程虽已结束,但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论语》百日线上学习,让我重拾经典,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从“学,觉也”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我,一名理科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辛意云教授的解读,李修平老师的诵读,王文静院长、杜霞教授、谭英、夏红、朱萍、侯保成、郝敬宏、李德政、张久霞等导师的精彩点评,学友的分享,胡老师的小结,让我领会了《论语》的深刻内涵,常常有醍醐灌顶之感。我更惊叹于至圣先师在2500多年前的睿智。周六,学员的一封封家书,往往直抵心灵深处,甚至让人潸然泪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独有偶,1988年,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发表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学习《论语》,汲取先贤之智慧,学圣学贤、学做君子。在学习中,反观内,求诸己,体悟圣贤思想,生命在觉醒,生命在成长……为师者,需要学习孔子创立的儒家理政的智慧,如“仁政”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孝悌即为从政;学习孔子宏大的人生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就是今天我们还在努力追求的美好和谐社会。孔子的弟子曾晳的理想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一幅安详自得的太平盛世的图景,一幅大同世界的美丽画卷,也是孔子“仁政”、“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的体现。儒家大同思想是古代思想家对于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我们现今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现代中国对于当今世界进步发展的理想追求,二者之间有着历史的相联,观念的相通,更有着价值上的相融。

为师者,需要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先进第十一》《侍坐》章中,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夫子用温和自谦的言语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温馨、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一位教育的先师和一群求知的学生,留下一场著名的对话,其教育场景让人尤其是教育者回味和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学而时习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等等,这些主张直到今天都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去体悟、实践,去大力弘扬的。

为师者,需要学习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品质,学习颜回的“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的处世哲学及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从未因外在不佳的物质条件影响自己内心的感受,反而自得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更是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取舍。颜回与他人相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展现出其内心的坚守。他们不被外在环境困扰,因坚守本心,故不改其乐。今天,外界的诱惑比任何时代都多,唯有不为俗名所累,不被名利困扰,坚守本心才是拥有幸福的不二法门。为师者不仅要努力成为身心和谐的幸福之人,更要勇担历史使命,应把无边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放在心上,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为家国,勇担当。

为师者,还要懂得自省,做一名君子老师。一日三省, “见贤思齐”做到“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惠,使民义”“师者不器”。不光品行自省,还要教育教学自省,不仅关注已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不断质疑、发现在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自觉矫正不正确的行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效率。

为师者,还要富有创造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以水为乐,与水相似,富有创造性,水灵动,随岸赋形,盈坷而后进。山,厚重而沉稳,山形巍然,包容万物,与仁者相似。

为师者,应兼而有之!

把学生培养成既如水一样智,又如山一样仁的君子,这是孔子毕生的教育追求。这何尝不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理想?这依然值得我们深思。知行合一,思考之,实践之。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之“四有”好老师的出处。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学思践悟,今天我想说“古、今之学者为己”。学习是为了修身,为了觉醒,“学,觉也”。唯有生命觉醒,方能化苦难为快乐,这是生命的真谛。

《论语》学习,让我回首走过的教育之路,总是想:如果能够从小熟读经典,我的教育人生一定会更有智慧、更有力量。今天靠近圣贤,学做君子,每天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五千年的文化,浩如烟海,经典是经过千百年来沉淀的中华优秀文化,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智慧的启迪,一辈子太短,当然也需要有所取舍……。

独行速,众行远。让我们一起来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灌注到现代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中尽一份力

 

\刘晓玲

(此文为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开展“‘阅’享人生,分享感悟,共话好书”征集活动中征文。)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