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廖宁,曾在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摄影讲座中如是说:“摄影作品要有思想,有意识”。这个讲座,也是“市影协”走基层的内容之一。
话如其人。廖宁就是一位对摄影孜孜不倦的有思想人士,用“功底深厚,后起之秀”八个字来表述他的摄影之路,绝不为过。
一、功底深厚
廖宁在踏入摄影初期,师从廖衍强廖衍猷兄弟,而两位“老廖”都是南粤大地的摄影导师,廖宁则是“老廖们”手把手调教出来的摄影界的佼佼者。有一次活动,“猷叔(这是摄影界对廖衍猷老师的尊称)”向学员们教授拍摄要点后,把廖宁拉到一边,这这那那的指点,只见廖宁“心领神会”的,紧记脑海,成了以后摄影的“硬功夫”。
廖宁的摄影技艺较为综合,特长在风光和广告摄影方面。除了强悍或巧妙的“用光用色用图形”等摄影元素外,在构图裁剪方面,秉承了廖衍猷老师的“一刀准”独技,令作品熠熠生辉。在广州广播电视台的研习会上,他毫不客气的指出学员作业的不足,利用“摄影的减法定律”,裁剪不“美”部分,令学员们的照片“起死回生”,赢得赞誉声。
廖宁是个直率的人,他无论哪个场合,只要讲到摄影,他都会提出一些很值得深思的问题让人去思考领悟,比如,照片“作品怎样才能做到有藏有露?”“拍摄风光照时,云雾飞过来怎办?”“怎样才能做到画面、色彩均衡?”“下雨天怎样拍摄才好?”等等一些似是简单,但却是很现实、很有用和值得探讨的基本功问题,廖宁都用自己的实践照片加以分析解读,大家反映受益匪浅。所以他在目前的摄影生涯中,已经获得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十大摄影导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等不少殊荣,这也是实至名归的。
二、后起之秀
年轻的廖宁,在七十年代初的“摄影黄埔军校”——粤秀艺术夜校,还是个小弟弟。由于他的辛勤付出,技术长进很快,获得国家省市的奖项不少。廖宁是2013年起担任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据了解,会员和影友们对他的工作评分是90分以上,这可是努力和心血的结晶啊。
在廖宁接掌“帅印”之前几年,大伙认为“市影协”是“无号召力”,这种状况,被廖宁挂帅后改写了。若要人气旺,必先聚其心。廖宁直觉,“坐这位置”是莫大挑战,任重道远、责任巨大,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紧跟时代脉搏,进一步做好服务、协调、引领工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繁荣广州市摄影事业、为树立广州新形象,提升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国内外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廖宁在众多的“挽救协会”措施中,有一条我非常赞赏,就是发挥“各区分会”的动态作用,鼓励自主创新活动,总结经验,反推“市会”工作。廖宁深刻的意识到:只有大家动起来,才能把协会工作做好。这一点很重要,比如番禺、花都的周边“分会”,根据各自实际,开展“名村靓景”“骨干带新”等活动,会员的摄影水平快速提高,带动了一班“发烧友”也玩摄影了,兵强马壮,繁荣摄影事业就有了基础。
当然,他还有很多促进务实的措施:大事及重要的事由理事会讨论决定,一经通过,一呼百应;开展学术业务活动,举办讲座、创作、展览等,通过交流研习观摩诸方法,提高摄影水平,弘扬正能量。我衷心祝福廖宁主席身体健康,祥和幸福。祝愿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不断前行,成绩斐然。

(图文\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