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会员风采
刘晓玲: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教书育人
  来源:荔湾基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9-04

 

刘晓玲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校长、广州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荔湾基层委员会会员刘晓玲学校长联会会会员在“山长讲坛”第二季第一场任主讲嘉宾时,作了题为为《坚守教育的信、望、爱》的主题演讲,她表示要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教书育人。

刘晓玲校长所在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学校创办于187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刘晓玲校长说:“每一所百年老校的背后,都有其崇高的教育信仰,有其厚重的办学品格,有其伟大的育人梦想。坚守教育的信、望、爱,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承和创新,而是坚守一种精神和教育的良知。”虽然西关培英中学已历经百年变革,对‘信、望、爱’既传承其精神内核,也赋予其时代新解。

刘晓玲校长对该校校训:信、望、爱。做了新时代的新解读:该校早期是教会学校,校训“信、望、爱”来自《圣经》。在秉承传统的前提下,新时代教育人对“信、望、爱”的解读也是与时俱进的。

信:本意是不疑,有诚信、守信、言必由衷之意。能不疑人,不被疑,方可称为“信”。古语有云“人之所助者,信也”,一个没有“信”的人是难以立足社会的。今天我们秉承的信,那是:诚信,信念、自信。不但要坚守诚信的品质,而且要秉承高远的信念,自强不息,自信从容追寻生命的真谛。

望:“为人所仰”。按照古字字形看,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zhuan)的话,又加“月”字,指表望的对象。一个人脚踏大地,仰望皓月。这种境界正是刘晓玲心目中希望学子们能达到的澄明心境。

爱:“仁之发也”。内心有爱,才能体味世间万物之真善美,并播撒爱的种子。爱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动。当年的培英人养育恩慈,心怀苍生,今天我们秉承的爱,那是“博爱,爱国,爱校,自爱”。作为百年老校,应该有自爱的责任,有辐射的热力,也有开拓的使命,因为爱本质上是一种润泽万物的胸襟。

刘晓玲强调要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正如校歌所唱的“信望与爱,陶铸英才为国用,鹰扬长空,广沐化雨春风。”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教育理念,如今学校也已开设了“信望爱”特色课程。正是怀揣着“信、望、爱”的精神,百年培英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

“全人教育”就是“全面育人,育全体的人”。刘晓玲结合学校的实际将其具体阐释为“以人为本、 全体发展、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并以“弘扬白绿精神,坚持全人教育,培育现代英才”为办学理念。她表示全人教育的理念,强调了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同时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发展学习需要与顺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习者才能在心智及体魄等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引领,在传承中发展。坚持德、智、体、美、劳、群、艺全面育人。学校因学生而存在,教师也因学生而存在。关注每一个孩子,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给每个孩子以希望与梦想。

践行全人教育,致力于开发学生潜能。在刘晓玲校长的鼓励下,学校组建的30多个学生社团,那是学生发展的另一舞台。武术团在广东省中学生武术项目锦标赛中,又一次展示培英雄风,仅2017年,就获得金牌、银牌、铜牌共计32枚奖牌。白绿摄影社、游泳队、管弦乐团、排球队、合唱团、机器人社、辩论社、烘焙社、主持人社、足球队尽显白绿儿女的英姿。 “白社”邓家慧同学在高二时就完成了17万字长篇小说《樱花的第七音符》的撰写,并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现在她在暨南大学深造。

刘晓玲坚信,坚守教育的信、望、爱,就是坚持全人教育,唤醒、传承、发展学校优秀文化,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承和创新,而是坚守一种教育的信仰和良知,坚守它们,既是学校发展的使命,也是时代的命题。

 

 (图文/荔湾基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