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完善标准,加强监管,让学生的“第二层皮肤”更安全
  来源: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1-06

 校服是陪伴中小学生多年的服装,被形象地称为中小学生的“第二层皮肤”。校服安全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牵动万千家长的心。但校服频频爆出质量问题,除质地粗糙、开线破损、面料吸湿透气性等常为人所诟病,甚至还有化学有害物质超标等危害身体健康的安全性问题。2017年,某测评网站对20款家长自发送样的校服进行检测,竟有11款不合格,其中有5款是参照欧盟标准检测出邻苯超标。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生校服质量的监管工作主要依据2015年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和2016年开始实施的《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但国内关于校服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目前执行的是强制性国标GB 18401、GB 31701和国推标准GB/T31888或GB/T 23328-2009或GB/T 22854-2009。虽然2015年实施的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提高了校服安全性的要求,但由于不是强制标准,企业可以自愿采用GB/T31888-2015或者GB/T 23328-2009或者GB/T 22854-2009。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比如:GB/T31888-2015规定了直接接触皮肤部分含棉量≧35%,而在GB/T 23328-2009和GB/T 22854-2009中对含棉量并无规定。再比如,GB/T31888-2015对附件锐利性、绳带、燃烧性、残留金属针及耐光汗色牢度都有要求,而在GB/T 23328-2009和GB/T 22854-2009中对这些并无要求。这些都导致了企业有可能降低标准,生产出化学有害物质超标影响学生健康的毒校服。

此外,目前国内校服监管涉及到的考核项目20多项,以物理性能指标为主,涉及的化学有害物质仅5项:甲醛、偶氮、PH、重金属(铅、镉)和邻苯二甲酸酯。其中重金属和邻苯还是非强制性考核项目(这两项针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产品才作为强制考核项目)。对关系安全性的化学有害物质指标考核太少,而且对附件的有害物质未规定考核。而国外在纺织服装有害物质检测方面把控严格,除面料外同时对各类附件进行考核。如欧盟在纺织品方面主要实行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制度,对面料及附件、涂层等化学有害物质含量都有规定限度。考核项目涉及十几项:甲醛、偶氮、PH、可萃取重金属、总铅总镉、邻苯二甲酸酯、杀虫剂、苯酚、有机锡化合物、短链氯化石蜡、致敏致癌染料、其他染料、氯化苯和氯化甲苯、多环芳烃、阻燃剂、全氟化合物等。美国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HR4040)对儿童产品(包括服装)的铅和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进行了限值规定。

为此建议,针对目前校服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关解释,对质量标准进行完善,增加对校服化学有害物质的检测监管。同时,对相关企业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禁止将不合格的产品纳入学校采购范围。

一、增加对面料的化学有害物质检测

1.致敏致癌染料。服装基本都是用化学合成染料来进行染色,一旦采用劣质的染料,有害物质残留过量,轻则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等病症,重则致癌。

2.可迁性移荧光增白剂。荧光剂在面料处理中主要起到着色作用,特别是反光材料,要用到荧光剂。目前我国对服装中荧光剂含量并没有出台相关标准规范,生产企业一般都是根据自身的工艺水平或者客户要求,控制荧光剂的使用量和品种。而荧光剂不易去除,出于安全考虑,校服尤其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校服应避免使用含有荧光剂的面料。国家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监管。

3.AP和APEO。在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中,APEO主要作为印染前处理助剂来使用。APEO具有模拟雌激素的作用,一旦进入体内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受损,并引发癌症等病症。欧盟REACH法规对AP和APEO的含量规定极为严格。

4.增加对附件、涂层有害物质检验。包括甲醛、偶氮、邻苯二甲酸酯、可萃取重金属、PAH等。一些学校的logo,或者标志图案是以涂层形式体现在校服上,甲醛、偶氮、邻苯、重金属和PAH等有毒物质主要可能存在于校服的涂层中。校服的拉链、纽扣等小附件的表面涂层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风险,塑料类的小附件还可能邻苯、PAH超标,学生可能会将此类小附件含在嘴里咬玩,危害身体健康。

二、完善校服的功能性标准

1.增加对面料吸湿透气性的检测。学生运动量大出汗多,吸湿透气性好的面料可以把皮肤排出的汗液和污气尽快散发出去,保持皮肤干燥,调节人体温湿度,有益于身体健康。目前标准无对吸湿透气性的规范和要求,很多校服吸湿透气性表现不佳。

2.增加校服反光材料设计,并设立相关标准实施监管,保证反光材料质量。中小学生下午放学或晚自习离校时,往往天色已晚,交通安全隐患突出。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交通意识比较薄弱。校服上增加反光材料,对机动车驾驶人及早发现道路上的行人具有显著效果,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文/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