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关于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品质之城的建议
  来源: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0-23

  

中共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弘扬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社会共识。

弘扬工匠精神事关广州建设质量强市战略的成败,事关广州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虽然近年我市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但离产品品质之城的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目前我市的商事经营主体近180万家,其中制造业约10万家,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2.4万多家,但市以上知名品牌只有1500多家,且品牌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工匠精神对质量的精心打磨,对品牌的精心呵护。

当前弘扬工匠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在社会观念上,重知识学历轻劳动技能的观念尚未根本改变,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二是在从业心态上,急功近利短平快的浮躁情绪充斥职场,职业敬畏感和职业素养缺失。三是在消费领域,长期奉行“物美价廉”理念,低质产品以低成本赢得市场。四是在生产领域,“拿来”仿制的做法仍然被许多人推崇,缺乏自主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五是在人才培养上,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道不畅通,“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不紧密。六是在制度设计上,缺乏对工匠人才的激励政策,公共服务尚未完全覆盖外来务工人员。第一届广州市建筑技能擂台赛产生的42名工匠,目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留在广州。七是在市场监管上,执法制度不严格,粗制滥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山寨产品仍有生存空间。为此建议:

(一)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一是宣传工匠精神的典型。挖掘本地工匠精神的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氛围。二是将工匠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每一个人和每一道工序。三是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贯彻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课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教育、顶岗实习等环节。

(二)建立健全工匠培养体系。一是出台政策文件。出台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政策文件,培养产业工匠人才队伍。二是变革职业教育模式。加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贯通,畅通职业教育学生上升的通道。建设标准的实训基地和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做到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实训课程并重,体验和操作交互。三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四是搭建工匠发挥作用平台。开展劳动和技能大赛,建立工匠和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建立工匠工作室,形成工匠品牌和工匠团队。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工匠当班组长、工长,充分发挥工匠的职业技能指导和职业素养示范作用。

(三)制定工匠人才的激励和保障政策。一是通过制度顶层设计,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制定技能与工资待遇、技能与工程造价挂钩的指导文件。二是引导企业建立工匠业绩评价、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分配激励等机制。三是加强对工匠的公共服务,搭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的全方位工匠服务平台。根据行业特点,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对工匠人才公共服务的政策。

(四)形成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市场环境。一是完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制,与时俱进地进行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修订,用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倒逼市场主体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市场监管力度,让引领潮流的产品不被侵权,让高品质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让追求卓越的企业有丰厚的市场回报,让辛勤付出工匠得到公平的待遇。

 

 

 

(文/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