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整治社会帮派渗透校园,维护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安全
  来源:教育基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0-22

  

“要么交钱,要么入伙……”一些校园正遭到“保护费”黑手的侵扰。一些不法分子来到中学门口“招马仔”、收“保护费”,小头目不时带马仔围截学生逼迫入会,退会更要交数百元,令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帮派文化”在校园中泛滥,部分学校在校内发现多个帮派,帮派成员低龄化并涉嫌犯罪,不少学生被打,但因没有证据无法处理。媒体对校园“帮派文化”的报道屡见报端。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如何保护学生的安全?学校如何加强监管?面对黑社会亚文化的影响,学生该如何保护自己? 帮派渗透中小学校园,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隐患,成为校园的毒瘤,严重影响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安全,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一要加强大德育建设,让学生了解帮派实质。“帮派文化”的产生其实也反映了现代学校德育的缺失,学校功能的弱化,学校支持系统的不完善。为此,作为学校,必须高度警惕黑社会亚文化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完善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学校的德育渗透、法治教育和心理干预,让学生具体了解到“帮派”的内涵、危害性以及遇到此类问题该如何解决等实质性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其知法、守法,这是学校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对学生身心安全负责。学校层面要加强安全监管,在上学和放学这二个阶段组织安排部分老师在周边巡视和检查,以增强校园监管力量;此外,要保障校园监控全覆盖,门卫保安室必须安装电视监控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地看到操场、教室、校门口的基本情况,防止类似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是加强家长专项培训,使家长掌握应对之道。家长在帮派治理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为此,学校层面要开展面对家长的专项培训,让家长明白孩子遇到此类问题,孩子也是受害者,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家长要学会告诉孩子正确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什么,遇到此类问题该如何去做。通过培训增强家长面对和解决此类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孩子成为“沉默的羔羊”,甚至还会从“受害者”演变为“施害人”,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四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建立协同的防御机制。帮派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帮派成立的初级阶段,学校作为微观社会,成为治安的真空场域,容易成为滋生帮派的土壤,为此,亟需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学校要及时与社区、派出所、公安机关的构建协同防御机制。针对此类事件,公安机关可以安置一名公安驻校,以加强校园安保力量,防止黑社会势力对中小学生的渗透,加强学校帮派的排查和打击;有必要在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加大了校园周边的警力巡控力度,在学校附近广设巡逻箱,增强对不法分子的震慑力,对减少和预防此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文/石军)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