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会员风采
骆风:扎根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来源:广大基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11-08

 

——记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骆风

 

 

 

 

 

骆风,民进广州市广州大学基层委员会会员,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家庭教育研究专家。他最关心的是我国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问题。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先后出版了《现代儿童家庭教育艺术》《新世纪家庭教育指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八部家庭教育专著,还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等概念。他的家庭教育原则、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青少年品德评价指标、家庭和谐、家庭教育政策等观点,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骆风看来,我国具有深厚的家庭教育研究遗产和丰富的现当代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家庭教育研究水平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相比发展还较滞后,同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适应,国家应当加大相关方面投入,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在之后的研究中,他又将对家庭教育的关注点转到了国家层面以及家庭教育政策方面。

践行为人民做学问的学术理念,必须关注现实、参与改革实践。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骆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到,做学问必须脚踏实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就是广大社科学者努力的方向。目前,骆风最关心的是我国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问题。

                      践行为人民做学问理念

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骆风毕业后到了洛阳师范学院工作,应学校需要他转到了教育学专业任教。从此,他便扎根教育学,勤勤勉勉数十载。

20世纪90年代中期,骆风调到广州师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现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工作。到了广州之后,他正式把现代家庭教育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先后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沿海开放地区儿童少年品德状况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东南沿海地区儿童少年品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家庭代际伦理变化与家庭教育政策研究,以及多项省市级课题。

30年来,骆风在家庭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先后出版了《现代儿童家庭教育艺术》《新世纪家庭教育指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八部家庭教育专著,还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等概念。他的家庭教育原则、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青少年品德评价指标、家庭和谐、家庭教育政策等观点,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骆风看来,我国具有深厚的家庭教育研究遗产和丰富的现当代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家庭教育研究水平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相比发展还较滞后,同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适应,国家应当加大相关方面投入,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健康发展。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骆风始终践行为人民做学问这一理念。他说,他的所有课题选项立项都是从人民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出发,目的就是为民造福、为国献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在全国很多城市作了大量调查。他先后实地走访数十座城市,蹲点上百所学校,接触千逾位学生家长并与他们深度交流,掌握他们的家庭教育状况,给他们详细的指导与建议。在调研中,他获得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研究成果及相关论文一直是广大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之后的研究中,他又将对家庭教育的关注点转到了国家层面以及家庭教育政策方面。他长期关注地方和全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参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研讨与修订等一系列工作。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这对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鼓舞也是重任。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对于中国学者而言,做学问的前提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骆风认为,改革开放、引进国外理论和方法,对于推进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功不可没,国外确有不少先进的东西可以借鉴。然而这些年来,部分学者言必称西方,对中国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有人杜撰了中国式教育中国式家长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书文,误导许多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崇洋媚外。他表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当代,我国都有很多科学的、先进的、实用的理论和方法值得坚持与发展。

谈及治学经验,骆风认为,做学问要有恒心和毅力,要专心致志。创新和超越绝非易事,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他说,古代有很多学者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科研手段越来越高效便捷。尽管如此,如果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当中,也不可能获得最好的成果。

把读书和思考、调查和研究、讨论和创作结合起来,是我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的治学方法。骆风认为,当代学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研究方法,掌握大数据时代的资料信息搜集方式等。通过思考掌握理性知识,通过调查掌握最生动最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在研究中提升对问题的认知。此外,要善于与同行交流讨论,勤于写作创新。在他看来,唯有把这些结合起来,才能做出一番成绩。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 李永杰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