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议案
创新扶贫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民宿新业态
  来源:民进广州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01-10

 

 

 

理由:

自2013年全市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我市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乡村贫困现象仍然存在如何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将是我市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我们拓展思路,创新帮扶路径

一、发展乡村民宿是产业扶贫困的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其中乡村民宿作为一种新业态广受大众青睐。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农庄、特色民宿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全国各地也纷纷将发展乡村民宿作为产业扶贫困的新模式积极推进。据统计,最近3年,浙江民宿飞速发展,仅杭州就有民宿2000多户,床位3.5万张,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产值超过7亿元,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新业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广州具有发展乡村民宿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生态优势,广州从化、增城、花都等区域农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二是人文资源优势,许多乡村(古村落)保留了极具岭南特色的民居祠堂等人文资源;三是潜在客源优势,珠三角群众旅游休闲蔚然成风。目前社会资本对民宿投资热情高涨,仅增城区就有民宿632家。并力争在未来的3年内,创建1万家左右旅舍客栈。

二、我市发展乡村民宿新业态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规划滞后于乡村民宿的快速发展

民宿发展需与当地生态建设、农业发展相结合,民宿建设需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但目前我市乡村民宿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发展比较盲目,分布比较零散,还没形成有规模和有影响力的集聚区。没有统一规划,民宿业的发展就难以与区域的其他旅游资源相整合,就难以配套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就难以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

(二)政策和管理滞后于民宿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民宿这个新业态,当前一是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二是管理盲区和管理雷区并存;三是缺乏准入、评估和监管标准。由于乡村民宿使用的土地大多是农业设施用地或农民宅基地,由于用地性质,无法办理民宿的营业执照;而且许多乡村民宿达不到旅馆业对卫生、安全、环保的相关要求,不具备申办《特种营业许可证》、《消防安全合格证》的条件,因此,目前大部分民宿不具备“营业”资格,不具备“准入”条件,属于无照无证经营,严重影响投资者长远经营信心,这已成为制约民宿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实现乡村民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顶层设计,解决民宿的性质、经营资格、开业条件、管理机构、服务内容等相关问题。让民宿的投资经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民宿业的快速发展

乡村民宿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基础设施的配套。但目前乡村旅游点周边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无线网络等设施配套不足,特别是交通网络的毛细血管不畅通。旅游标识、旅游咨询等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卫生保洁不落实,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滞后,民宿等新业态的进入使农村环境承载力成为新问题。

(四)经营管理水平滞后于民宿业市场需求

品质和服务是民宿业者需着力打造的软实力。但目前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刚刚起步,普遍缺特色、缺内涵、缺创意、缺品牌,难以满足旅游市场日趋个性化、品质化的需求。主要原因,一是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乡村民宿的经营者多为个体投资,缺少较大规模、专业运营企业和资金参与,专业化、规模化的运营程度不高,具有地方特色及本土气息、上档次的民宿还不多。二是营销推介方式不多。大多数靠游客口碑宣传,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营销推介的较少,普遍存在“周末一床难求、平日一人难求”的现象。三是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乡村民宿的管理团队和管理人员职业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以致服务质量不高。

建议:

(一)制定发展规划,布局乡村民宿的发展

从精准扶贫的高度,制定乡村民宿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中切实落实乡村民宿业对发展用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产业融合和生态保护的需求统筹乡村民宿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同步推进。充分考虑各区域旅游资源禀赋、农民的长远利益、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明确重点发展区域

(二)出台政策法规,明确管理要求和准入条件

制定《广州市促进乡村民宿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民宿业发展。适时修订《广州市旅游条例》,将民宿业等新业态纳入管理范围之内。制定《广州市民宿业管理办法》,参考杭州市的做法,区别于传统酒店、旅馆业,从四个方面对民宿业作出规范。一是界定宿行业的的基本性质、服务类别;二是明确民宿的准入条件,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从经营用房、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卫生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规范管理等方面规范民宿发展;三是规定民宿办证程序,明确提交申请、审核审定、证照办理等要求;四是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明确管理权限,落实监管部门。出台我市《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借鉴浙江省德清县的经验,依据软硬件条件,将民宿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引导民宿提升建设品质和服务质量。

(三)配套基础设施,优化乡村民宿业发展的环境

按照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增大公共财政投入,同时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加入,加大基础设施的扩容改造和建设,包括道路整修,水电管网调配,停车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消防等设施建设,旅游标识、民宿统一标牌、旅游咨询点设立,周边环境绿化,村容村貌整治

(四)扶持乡村民宿业,提高发展水平

盘活乡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是发展民宿的重要初衷因此建议给予民宿发展扶助资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民宿的经营投资。总结发展经验,举办交流会,推广成功模式。牵头建立如增城“万家旅舍”的民宿品牌将民宿纳入标准化、精致化、品牌化管理,提高民宿的产品质量以及品牌推广效应。鼓励乡村借助农业合作社集体发展模式对内负责协调村民内部利益分配,对外与专业管理公司沟通合作。扶持指导建立民宿联盟或民宿协会,让联盟和协会承担下情上达、政策倡导、合作营销、开发产品、建立品牌、聘请法律顾问、融资担保、行业自律、从业者培训等功能。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进驻乡村和农村青年回流乡村开展民宿举办者和经营者培训,提高民宿服务水平和经营水平切实承担起历史文化保护和挖掘的责任,提升民宿经营和发展的人文氛围。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