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理论研讨  > 学习研究
刘庆华:花都古村落保护的模式与意义
  来源:广大基层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6-12-21

 

 

 

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是当今全国各地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解花都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情况,广州大学民进基层委员会一行于2016年11月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前往花都调研。花都区委宣传部非常重视此次调研,特委派花都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李远主席、《今日花都》新闻中心综合副刊部邓静宜主任全程陪同讲解。

我们首先去了新华镇三华村的资政大夫祠。资政大夫祠不是单个的祠堂,而是由一组“三进三列六廊”组成的大型建筑群,包括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和国碧公祠等,其中南山书院是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被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则是徐姓的祠堂。该建筑群建于清代同治年(1863),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新中国前30年的破“四旧”等运动中,该建筑群之所以得以幸存,是因为被用作村武装部等办公场所。这广州地区目前发现的建筑规模最大的祠堂,其规模之大、建筑之美、保存之好,在花都、广州乃至广东全省都极为罕有,对研究清代的民间祠堂建筑有重要价值,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建筑群坐南朝北,整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陶塑瓦脊,五彩斑斓,两边采用线条优美的锅耳山墙,墙脊上盖陶瓦。与一般的牌坊位于建筑物最前面不同的是,资政大夫祠两座造型各异的牌坊分别矗立在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的前院天井之中。牌坊通体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坊上雕刻的人物、宫殿和各式花卉纹样文字记载均用镂雕、浮雕、圆雕和阴刻等,手法夸张,工艺精细。厅堂内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砖雕、石雕、木雕、灰雕、陶雕、彩画,致玲珑。堂内设立广州民俗博物馆,包括清代主人公故事展、灰塑工艺馆、粤剧印象馆、农业生产生活工具展等多个专题展。

    祠堂外前面有广府古村落特有的风荷塘和广场,右后边为岭南盆景园和农村生活生产体验园。整个建筑群既体现了岭南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南方园林的特色。美仑美奂的建筑装饰与造型各异的盆景、幽静的园林组成了一幅精美而又静谧的图画,游客行走其中既能品味广府古建筑华丽繁复、精致玲珑的美,又能暂时忘怀尘俗的喧嚣,一慰离乡离土、怀古怀乡之幽情。

与资政大夫祠博物馆式的风格及功用不同的是,我们的第二站塱头村却是个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生机盎然的传统村落。

塱头古村位于花都区炭步镇分塱东、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东社和塱中社相连村民多姓黄,南宋末年(约1140)从南雄县珠玑巷南迁至广州北郊神山镇(今白云区),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迁至此立村,距今已有650现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砖建筑有近200座,其中祠堂、书室、书院共有近30座,炮楼、门楼共3座。村内还有20多条古巷,以及历史悠久的升平人瑞牌坊和青云桥。村前地坪宽阔,有3口古井及3半月形塘基种满荔枝树、龙眼树和榕树,与村头、村尾、村后数棵参天古榕和木棉树环抱村子。其中村东的一棵木棉树与村后的一棵榕树均为该村十一世祖乐轩公手植,有近600年的历史是广州最古老的木棉树。塱头村2008年成为广东省首批认定的27个古村落之一,2010年被评为广州十大特色街道(村落)2013年8月入选国家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第三站我们去了茶塘村茶塘村位于炭步镇西南禅炭公路西侧,村民多姓汤,于宋代从南海迁至此,立村约700年。村中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约120座,村面建筑以庙宇、宗祠及书舍为主,约20多座,呈一字排开。在这些建筑的最左边有一座特殊的建筑----乡约,这是我在其他古村落所没有见过的,据称乃当年村公所议事的场地,相当于今天的村委会。

    资政大夫祠的壮观庄严、塱头村的人声鼎沸不同的是,茶塘村更多了一种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美。保存完好的洪圣古庙、明峰汤公祠、友峰汤公祠、万成汤公祠等祠堂与部分衰败的祠堂和民居并存,宽阔的广场寂静无人,广场前的池塘因未种上荷花而独自汪洋碧绿,这是一种经历了悠长的岁月却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曾受到太多打扰的静谧、淡雅而又沧桑的美。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当天只考察了这三个古村落,但这三个古村落实际上很有典型性,代表了当今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

一种是博物馆式或标本式保护。有些古建筑极具历史文物价值,为了让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往往需要将民众迁徙置换出去,然后在保护其外部结构和建筑材料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加以修缮。这种置换和修缮无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该种形式的保护往往需要政府牵头,联合社会力量参与修缮与保护。1995年,花都区委、区政府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便牵头投资并发动社会筹资对资政大夫祠进行全面维修,拓展为文物旅游区,经过5年的修葺告竣,占地面积221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4500多平方米,气魄雄伟,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形成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

也正是由于此类古建筑群体量的庞大和空置,因而打造成博物馆也就成为可能。资政大夫祠的修缮与保护便遵循了这一思路。当地政府根据丰富和充实古建筑群的文化内涵的理念,将资政大夫祠朝民俗博物馆方向发展,这样既能有效利用古建筑群的巨大空间,发挥其作为博物馆的社会效应,同时还能通过门票及各种展览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是原生态的保护。古村落的保护,并不一定都是把它圈起来放进博物馆去封存。最好的保护往往是保持其原有生态环境,并利用其原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将其活化利用。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城里人喜欢古村落,当地村民并不愿意居住在生活设施较陈旧落后的古村落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一般来说,人们对其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都有着割舍不断的眷恋,熟悉的人事、和睦的邻里、宗族的祠堂是维系村落文化绵延不绝的纽带,有了好的居住环境,村民会自觉自愿地生活其中并加以维护。以现在技术而言,老旧的危房可加以修缮,落后的生活设施可以改造。自来水、管道煤气、电力、通信等现代生活设施引入传统村落都不是技术难题;厕所改造,垃圾集中存放、处理早已是共识。困难可能出现在资金方面。其实,公共设施的改造可由相关公司负责,居民个人生活场景的改造可采用居民为主政府适当补贴的形式。对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言,资金并不是大问题。即使是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这一问题也不太大,因为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村民越是比较多地住在传统村落里,传统村落反而维护得比较好。总体而言,原生态的保护是一种最经济、最实惠而又最有活力的保护形式,在保护中活化,在活化中传承,让传统古村落的文化血脉得以传承。

塱头村采取的就是这样一种保护模式。塱头村现有人口 3000余人,600多户人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村民多已迁往新村,有些民房已经荒废,祠堂被当作柴房,但依然有不少村民仍在此居住,有的村民开办起商店和农家饭店,有的祠堂辟为文化室开办画展、摄影展,甚至还有拍戏的,加上慕名而来的如织的游客,村里人声鼎沸,煞是热闹。房前一排排的干鱼腊肉、功名台上的萝卜菜干飘来儿时熟悉的味道,游客小憩之时随意在祠堂或大榕树下吃上一顿本地特有的农家菜,可尽情地体验农家鸡鸣狗吠、稻田荷塘清风送爽其乐融融的田园景象。

第三种是还未完全纳入保护状态。有些传统村落由于其历史文物价值相对有限或村落相对分散,加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较发达或较落后,村民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等多种因素,使村落的保护还未完全提上议事日程。多数民居已人去房空,任由日晒雨淋朽坏坍塌。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惊喜地看到,一些未完全纳入保护状态的传统村落的祠堂、书室等公共建筑倒是得到较好的维护。可见,传统村落对原住地村民依然有相当大的凝聚力,村民也希望通过保护好宗族祠堂和书室来延续村落的文化血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所要做的就是首先要加强对古村落保护意义的宣传,增强民众自愿参与保护的意识;其次要通过政府的协调,发挥村落贤能之人的引领示范效应,众人拾柴,齐心协力保护好传统村落,该修的修,该保护的保护,当然前提是不要大拆大修,也不要破坏式的修复。与传统村落景观不协调的建筑能拆的就拆,能不建的就不建,要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的规划。

当然,也有人认为,传统村落大多没有开发利用的价值,中国土地紧张,对那些已人去房空且历史文化价值相对薄弱或相对分散的村落,可任其消失,可腾出地来发展经济。我以为,这是功利主义哲学或历史虚无主义观的表现。对于一个几千年来以农业为本的社会,乡村是承载了族群历史记忆和心理认同的物质载体,是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所在,也是我们研究历代建筑、装饰、雕刻、绘画等艺术和各地民风民俗的活化标本,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这种承载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村落于建国后遭遇了各种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的冲击据统计,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村落,2001年是270万个,2015年只有200万个左右,中国传统古村落正以每天100个的速度消失。果现在不加以重视,若干年后,我们曾经生活的村落恐怕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中国之大,难道容不下这些本已极为稀少的古村落?所以,我们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我们不仅要做好古村落建筑的保护,也要保护其周围和谐一体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没有了与之相关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村落也就成了一个没有山水田园和乡土文化濡养滋润的单纯建筑群从而失去其灵性。

 

 

 

 

立于天井中的牌坊(资政大夫祠)

 

 

锅耳墙与盆景相得益彰

 

 

渔隐公祠(塱头村)

 

独特的乡约室(茶塘村)

 

华丽堂皇的洪圣古庙(茶塘村)

 

部分亟待修缮的祠堂(茶塘村)

 

 

                                     注:作者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