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理论研讨  > 统战理论
周济光:参政党主体精神的诠释与高扬
  来源:行政总支 发布时间:2016-03-03

——广州民进白云总支的履职实践与启示

在广州民进17个基层组织中,不论各项履职工作还是自身建设,白云总支都非常出色,堪称先进中的“先进”。我从2002年开始担任综合总支的主委,后来到了市委会机关工作,会务活动中与白云总支(以下简称“白云”)主委刘思成以及总支班子成员有13年的交往,我的亲身经历也为这个“老先进”提供了旁证。以下略述二三并不揣冒昧地将些许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以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一、强化政党意识,勇担政治责任,规范组织行为——“白云”履职实践的基本经验

记得在一次常委会议上思成同志直率、敢言,以会议文件标点符号的几处错误为切入点,对个别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当时我觉得有些“小题大作”,感觉思成这个人太“认死理儿”,党派工作根本没有必要那么认真!一次会议间隙,我调侃道:“老刘啊,你这个先进爆发户步子能不能慢一点啊,也等等我们这些兄弟们嘛”!思成同志先是有些腼腆地笑了笑,然后正色道:“没办法,我们是正规军不是游击队,工作就得这样好好干。”他的认真劲儿深深的触动了我。

2011年我来到市委会机关任职,对“白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白云”与各基层组织之间也有了横向比较。给我的两个重要感受:一是“白云”的各类会议(包括政治学习会、工作布置会、理论研究会、年终总结会、工作座谈会等等)都在正规会议室召开,而且会场布置有序,内容充实,到会率高,严肃认真,告别了以往党派活动依靠“茶叙”和“饭局”的“圆桌会议”“游击队”形式;二是“白云”的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总支层面的活动且每次活动都有中共区委统战部的领导参加。思成同志也是个很注重宣传的人,几乎每次与我见面,他都拿着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对总支参政议政成果的批示、媒体对白云总支各项工作的报道等资料给我看。直到我看完一篇思成同志撰写的文章《白云做纸心做笔》,掩卷而思:“白云”的组织建设成就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思成同志“较真”的劲头儿是大精神、大道理,是新时期民主党派要走的“正道”。

思成同志多次说过,在正式场合发言,他一定首先强调自己是“民进”的政治身份和背景(思成同志对个别依靠民主党派身份而做了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的同志从来不亮党派身份非常不以为然),然后才发言。不仅仅如此,他要求总支班子成员在各类会议上也要效仿,而且要争取发言。一开始有的会员也不习惯,甚至有些“怕”,但在思成同志的坚持下,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了。白云总支的民进会员参加各类会议、活动,都会自觉地、认真地做好发言准备,利用一切机会亮出民进会员身份为民进发声。多年坚持下来,广大会员的政党意识在行为细节上得到积累和渗透,逐步提升起来。

总支班子秉承民进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处处强化政党意识,时时刻刻用高素质参政党地方组织的标尺衡量自己,因此在每年的两会期间,自然就会摒弃“临阵磨枪”“拼凑应付”的做法,而是在平时就扎扎实实地做好调研,认真贯彻民进广州市委“四个一”的工作要求(注:一人一信息、一支部一议、一总支一调研、一委员献一策),汇集集体的智慧,在调研的基础上,参政议政有实招,提案议案有实策。思成同志说过,一个党派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如果没有“江湖”地位,整个基层组织在政治生活中也就没有份量。广州白云区历任区委书记、区长都对民进白云总支的参政议政工作给予肯定,在一些正式场合和会议上还主动征求白云总支的意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提升“政党意识”的双向良性互动,进一步巩固了参政党基层组织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扩大了其政治影响力,进而使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路越走越宽敞。

二、唤起组织和成员的主体自觉是发挥参政党职能的现实要求——“白云经验”的启示之一

白云总支的多个“闪光点”值得总结、归纳、提炼和推广,其中“把自己当回事”从而牢固树立政党意识,是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主党派中央、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每个党派成员都是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作为实践主体,最首要的特性就是自觉性。任何实践主体首先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现实存在,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一项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参与者麻木不仁、得过且过,那么实践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换言之,如果一个行为主体自惭形秽乃至消极堕落失去“自我”,就根本无法构建完整的行为过程。党派工作中时常遇到因无所作为而把组织活动当成“聚餐会”“联谊会”的情况;稍好些地,大不了发发牢骚或者冷眼旁观、消极遁世——其实质是缺乏政党意识,缺乏作为参政党组织和其成员的主体自觉。其实,“白云”和许多党派基层组织一样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场地,但是总支一班人没有抱怨、坐等,而是开动脑筋利用会内外资源,采用相对固定借用骨干会员单位场地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彻底告别了“圆桌会议”。2015年“白云”又完成了所属10个支部的挂牌工作,结合一系列总支规章制度的订立,初步搭建了参政党基层组织的结构形态,确立了参政党基层组织主体地位,弘扬了参政党成员的主体精神。在现实中从“不把自己当回事”到“把自己很当一回事”,在体制上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在思想理念上从消极、被动到自醒、自觉和自在,初步完成了参政党基层组织的主体构建。

唯物史观的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现实的改造过程。再好的规划、计划如果不去“做”,终究是空谈。所以马克思讲要“变社会意识为社会力量”,关键是一个“变”字。“白云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不仅实现了参政党实践主体的结构构建,而且把“坐而论”通过实实在在的参政履职“变”成了“起而行”。在我看来,“白云”成为各类“先进大户”的原因除了向执政党的“看齐意识”外,还在于实践了民进“立会为公”精神。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王安石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都把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提到首要位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基层组织是当下党派政治生态的末梢,直接联系和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福祉的具体现象和情况。为公益事者先去私心,必须秉持公心,切实去除个人的一己私念,才能勇于表露党派成员的身份,才能利用好党派的政治身份,才能在各种场合敢进诤言,才能跳出低级庸俗的“圈子”文化、大张旗鼓高扬“为人民服务”的党派意识。

通过各参政党基层组织的横向比较,我们的确可以发现,“江湖”地位与“庙堂”座次是密切相关的。从现象上来看是“位”与“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看是政党意识、政党行为与政党地位之间的关系,而强化政党意识,唤起主体精神又是其中的关键。

三、情感管理,服务为先;分线管理,责任到人——“白云”履职实践的基本特征

一位老领导曾告诫我:党派工作有个定律,就是对成员只能表扬,不能批评。“白云”颠覆了这个定律。以往规范党派组织行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年的松散型组织行为习惯,上热、中温、下凉的统战意识现状,一种对原有组织行为的路径依赖,构成规范参政党基层组织行为的一道道障碍。要管,就要提要求,提出要求做不到就要“批评”,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弄不好,还会落下“影响组织团结”、“组织凝聚力涣散”的议论。“白云”和思成同志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下了大力气。不论市委会领导还是联系干部(民进机关干部对口联系基层组织已成为十几年来较为成熟的制度)不止一次感受到刘思成对犯了错误成员声色俱厉的批评。开始大家真是为思成同志捏了一把汗。可是后来发现被批评的同志不但没有怨言,反而更加认真地改正,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履职工作。

思成同志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拉的下脸批评人,也能放下架子为广大会员做好服务,因此才有了管理和规范组织行为的威信。秉持公心,真诚的帮助会员,从会员入户、子女上学、家属工作调动、会员事业发展、会员的政治诉求,凡此种种,思成无不认真对待,努力协调,断无虚诿推搪。潘润华、刘光京等会员正在思成同志真诚的感召下,加入民进组织,并逐步成长为会内骨干,在支部建设、社会服务中成为积极分子,为激发组织活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白云”推动基层支部工作规范化,把10个支部的牌匾分别挂在企联小组中的骨干会员所在的单位,正是得到像潘润华、刘光京这样的骨干会员给予的极大支持。多年来,“白云”的组织活动做到了该规范的时候规范、该宽松的时候宽松,上下融洽,组织气氛融洽。思成同志“严肃于外表,平易于内心”,除了潘、刘等会员外,许多会员在家庭生活、事业发展上都得到过他无私的帮助,会员们也就更信赖组织,依靠组织,同时用自己的奉献回报组织。

“白云”不但实现了活动场地固定,在推进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还实现了组织活动分线管理、责任到人。每个总支委员都分配到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和理论研究等“线”上承担责任、牵头履职。即便“退休会员一日游活动”、“登山活动”等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组织活动都实现了责任固化到人。活动负责人从资金保障到通知、发动、过程管理全面担责,班子其他成员各自配合,保证了组织活动的持续、高效开展。“白云”在规范组织行为上,充分运用表格管理,通过各种会议公开“出勤表”、“我为民进做贡献统计表”“筹集资金表”等形式,实现了“软批评”和“硬管理”的有机结合。 

四、规范基层组织的主体行为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白云经验”的启示之二

首先,政党意识、政党行为与党派成员个人生存、发展需要并不矛盾。中国八个民主党派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其三大核心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体现了参政党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诉求。参政党的政党特征要求我们每个成员必须树立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政治愿景。与此同时,参政党实践主体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目的”的人,每个民进会员当然也有生活、工作、教育、文化等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其实也是会员自身基本素质提高的过程。民进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这是《会章》给我们每位成员的政治契约。从“白云经验”来看,服务会员也是服务社会!服务了自己的会员,会员在本职岗位和党派岗位上安心履行双岗建功,发挥了更大的社会作用,也就间接的服务了社会。创造共同的组织愿景,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高度顺畅的管理沟通,“白云”确实为我们起到了示范作用。

其次,实践主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目的性、指向性特征。作为参政党实践主体,基层组织和广大成员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参政议政,这是十分明确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要用实劲、做实事、求实效,特别是要在补短板上聚焦发力”。历届中共的区委书记经常愿意听听“白云”的意见,足以证明“白云”的“江湖地位”。其实不仅是地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白云”的“话”书记听了“有用”!近年来,从流溪河两岸整治、清理违章建筑、民办教育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直指政府工作的软肋或正中政府决策者“下怀”,精准发力、务实进言,充分体现了参政党基层组织的“辅政”作用。

第三,实践主体本身具有自组织功能(或说“自律性)。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人类同时也在改造和完善着自身。“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参政党基层组织,如果结构松散,组织涣散,思想僵化,行为懒散,那就没有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派成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时特别补充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对参政党主体自律提出了要求。“白云”的“分线管理”“精细管理”等管理手段措施,把参政党基层组织行为规范提到了组织建设重要议事日程。

五、参政党主体精神的诠释与高扬——“白云经验”的现实意义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随后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把八个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伟大政治创造”“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我们提出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就是着眼于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作用,各方面成员要共同使劲”。

在共产党领导下“共同使劲”也是总书记对参政党成员要求。那么,我们党派成员能不能使上“劲”?朝哪个方向“使劲”?如何才能使上更大的“劲”?应当承认,如果没有充分的主体自觉性就根本使不上“劲”,如果没有明确的主体目的性就不知道朝哪个方向“使劲”,如果没有高度的主体自律性就使不上更大的“劲”!“白云经验”的核心是参政党主体自觉性、目的性和自律性的高度统一,三者的辩证统一诠释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及其成员的主体精神:时刻牢记参政党的本质属性、核心职能和政治历史使命,极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参政党各级组织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提高全面履职的战斗力,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履行三大核心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四个全面”,在政治协商方面起到参政党智库作用,在参政议政方面起到辅政作用,在民主监督方面起到他律作用,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世纪理想而不懈奋斗。

由此可见,我们总结白云经验,诠释和高扬参政党主体精神,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党性”!

本文作者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周济光该文被民进中央网站理论学习栏目采用。相关链接如下

http://www.mj.org.cn/zsjs/content/2016-02/19/content_214876.htm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