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新闻广角  > 民进新闻
教育专家热评民进广州市委提案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4-02-19

 

2月14日《信息时报》以“教育均衡应从师资均衡抓起”为题刊登了教育家信力建对民进市委提案的评论。文章内容如下:

  广州两会召开在即。在教育方面,中小学的师资均衡问题引起了业界热议。如民进广州市委集体提案建议,在区一级设立教师管理中心,由中心聘用老师再派到学校工作,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从而达到教师流动、师资公平。

信力建在评论中指出,民进广州市委的这个提案非常实在,显然是经过认真调研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部分,虽然未必是“择校即择师”,但毋庸置疑的是,以人为本,重视教育人才,是教育的最好保障。在保障师资均衡问题上,政府应首当其冲有所作为。

  首先,政府应该为教师们提供平等的工作环境和机会。根据调查数据,公办教师的年收入是民办教师的三倍,这就意味着在同等教学能力和教学任务下,公校与民校教师待遇存在严重不公。民办学校教师也是“经济人”,所教的学生同样是祖国花朵,但师资待遇却远远不能与公办学校相比,这削弱了民办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民办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要达到师资均衡,民进广州市委提出将教师纳入同一系统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政府应为符合资格的教师们(不分公校民校)统一购买五险一金和发放基本工资,而补贴工资则由学校根据教师的任务量和表现等进行发放。如此,则可缩小公校民校教师的待遇差距。另外,还应对民校和条件薄弱公办学校进行补贴,减轻这些学校的实际负担。只有当学校和教师的竞争环境回归正常,教育的均衡才指日可待。

  其次,政府应为教师提供免费的入职和在职培训,鼓励教师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增值。这点可以向瑞典政府学习,2007年瑞典政府发起“强师计划”,通过大量的基金资助方式,鼓励教师返回大学课堂进行师范类研究生课程学习,增强他们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鼓励NGO组织、教学义工,加入充实师资队伍。比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为美国而教”项目,就是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为落后地区及社区培养与输送教师的补充项目。此项目主要面向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因此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该项目教师来源提供了保证。完成项目培训的新教师以教育资源均衡性为指导原则进行分配,极大缓解了美国师资短缺和师资流动频繁的压力。而教师多来自社会高校的志愿者,民间性与公益性并存,还得到了许多社会力量的资助。

总之,政府与其做过多宏观的统筹和计划,不如先从这几方面着手做起,实实在在地关心全体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惠及学校、惠及教师更惠及学生,切莫又等到教师节,才来作作秀,问题却仍然不了了之。

由于民进市委非常重视参政议政工作,精心组织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数据,充分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课题讨论,专家点评,课题论证等诸多环节,提案的质量较好,建议中肯,可行性强,因此得到了媒体和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给予了持续和集中的报道。相信在“两会”召开的过程中,还会引发更多的关注和热议。

 

 

 

《信息时报》2月14日 A18 云山论见版热评民进市委提案

 

 

 

《羊城晚报》报道民进市委提案

 

 

 

 

注:根据《信息时报》有关内容改写。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