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会员博客  > 黄妙贤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来源:越秀总支 发布时间:2012-05-16

 

    最近,听到两起身边发生的青少年自杀事件——
    郊区菜农之家,一初二女生,因穿衣发型问题和母亲发生口角,母亲语气重重地说了一句:“看你打扮得哪象一个学生呢?倒象一只‘鸡’(卖淫女)!”女生默然,趁家人不注意,躲进冲凉房喝了满满一瓶农药。送医院洗胃,回天乏术。
    一贫困家庭,也是一初二女生,向家人申请买文具,家人正心情不好,也是一个不懂家教之粗暴家长,拒绝,并说了一句致命的话:“养你这么大了,自己去外面解决吧!”女生回房间。一会儿,隔壁邻居听到一阵沉重的重物坠楼的声音,一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身上还穿着校服。
    据报载,8月6日,茂名市某村一名16岁少女因没考上重点中学而饮农药自杀身亡;8月10日,南京一名17岁少女因所穿游泳裤太薄,见水“走光”,大庭广众下羞愧难当,回家后便割腕自杀,所幸发现及时捡回一命。
    从卫生部召开的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发布消息:我国每年有大约25万人死于自杀,即每10万人中就有22人轻生,估计还有每年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12岁至35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自杀。自杀在我国青少年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一些孩子,稍稍受点挫折或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每听到这些扼腕叹息的自杀事件,总是在惋惜之余,不由得思考:是什么让他们小小年纪放弃生命?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如此脆弱?我们的教育少了什么?如何预防自杀的低龄化倾向?

世界上最脆弱的苇草,心灵脆弱不堪一击

    存在主义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棵苇草。
    三年前,我省某市一名初三男生因游戏机被父亲藏起来,便抑郁寡欢,虽经母亲劝解,却仍在当晚上吊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留恋,但你们把我逼上绝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仅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这件琐事,便说是“你们把我逼上绝路”,可见心灵何等脆弱。
    又如上文的郊区菜农之初二女生,只因母亲一句气话,便轻生。一个如花的年轻生命在风中匆匆而逝,来不及让爱她的人和她所爱的人道一声“珍重”
    说走就走了,只给曾留下她青春风采的世界,一个令人思之泪下、念之悲悯的背影。特别留给她母亲的是绵绵无绝之痛,这位母亲怎么也不明白,女儿的心灵为何如此脆弱,经不起一句重话。她不吃不睡三日,直到亲人骗她,女儿已在梦中向母亲认错,后悔了,才昏睡过去。这位女生的同学为她写下几句:
   
“青春的花朵在春风中早早飘落,令人叹息。”
    “这世界很精彩,你没有看到;这世界很无奈,你却太认真。”
    “生命只有一次,而你却轻易匆匆走完。”
    这位女生的老师这样评述这件事:“在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今日,家长们只是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忽视了正常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升学就业压力日趋增强,父母望子成龙发展到极点的今日,所有这些交织冲撞在一起,令当今的青少年心灵极端脆弱,稍稍一击,便崩然倒下。”
    人类已走进“高心理负荷”时代,应减轻“不能承受之重”
    某重点学校重点班初三女生阿菲,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名列级、班的前几名,老师喜欢,家长自豪,同学羡慕,是人们眼中的乖乖女。但阿菲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觉得生命是一个怪圈。我活着似乎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升学,升学是为了拥有参加新一轮考试的资格……不断地读,不断地考,没有时间和同学玩,没有时间看电视,没有时间旅行……有时我想,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我经常感到紧张、惶恐,害怕自己成绩降下来。这种恐惧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有了。我总在想,万一考砸了,我该怎么办呢?”
    阿菲时常被这个问号逼得抑郁、惶恐。
    学业负担沉重,父母期望过高不仅使孩子失去了求学的乐趣,还给孩子心理上增加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升学、就业的客观压力的存在,促使父母望子成龙心态发展到极点。每个孩子的父母早早为孩子勾画出上重点、读大学、出国留学的美好蓝图。
当孩子为父母的高期望倍感压力时,很少家长能从孩子的心理上给予关注。阿菲的父母和所有父母一样只是告诫孩子:惟有努力学习,否则别无出路。其实,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以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作为人生的理想呢?
    家长在爱的旗帜下给孩子施与重压,雨果说过:苛求等于毁灭。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布鲁斯?麦艾温指出: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肠胃不适,可能损害到大脑及记忆,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人心理崩溃,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寻求解脱。
    在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占多的今日,孩子得到两代人近乎完美的照顾,自我至上,稍遇挫折便会失意、孤寂、烦躁、抑郁,进而造成行为的失控。加上有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素质欠佳,家庭教育显得软弱无力。有位男生说:“我爸爸开口闭口带脏字,下岗后不顺心时随意拿我出气。有时我不听他的,就来一顿暴打。他自己可以终日打麻将、喝醉酒、看黄色录象,而我做错事他就打、踢、骂、拧。我读书成绩不好,日子更是不好过。平时我最盼望的是过圣诞节、过生日,过节才有一点欢乐。”
    家庭教育缺位,独生子女、社会压力,我们正处于新旧交替、社会变动极大的时代,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巨变等,带给人类的是人际关系的疏离、孤独和无所适从,有些人找不到价值和自我价值,没有安全感,常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感到困惑。这些都折射到青少年的身上,当遇到挫折,他们会困惑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在苦苦的思索中,一些人会因为找不到答案而放弃生命。
    人类已走进了一个“高心理负荷”的时代。

灿烂阳光驱散阴云,健康心理一生收益

    青少年自杀现象敲响了社会教育体系的警钟。作为第一教育者的学生家长和担负直接教育职能的学校,在培养青少年成长的同时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平衡能力。如果只是过多地强调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量。这样,教育职能实际上是不完全的。
    教育体系中的沟通和社会救助功能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孩子出现问题,作为家长、老师、同学没能及早发现,进行必要心理调节,社会也缺乏相应的机构或组织帮助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集体辅导和心理救助。这也为全社会提出一个问题,青少年需要心理辅导和精神救助。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社会教育体系当中。这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合力。
    如《羊城晚报》和广州市少年宫合办的“成长热线”,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对学校、家长、孩子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学会 替别人着想,如果你是××,你应该怎么做呢?”
    “学会与长辈沟通,可以写信、写纸条、通过亲戚朋友……”
    “家长,对孩子需要有建设性的爱。”
    “家与校要互矫失误,角色不能代替,但可互补互矫彼此可能出现的失误。”
    “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要走近心灵最近的地方!”
    ……
    还有,社会媒体应承担起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责任,让他们全面了解社会,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心理承受能力。作为一个开放社会的未来公民,应当有一个开放健康的心态和人格。应当努力、奋斗,不要那样自负、自傲、偏执,狂燥。要有一点自我反省精神,要提高自己的社会生活技巧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多点社会责任感,不要采用极端的方式让自己的父母、家人失望。
    有些人对挫折的耐受力较弱,要提高应付逆境、摆脱挫折的能力。

求生抗死, 生命教育是永恒的教育主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与死亡教育在我国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就使得青少年遭受挫折或打击的时候,由于对生命的价值缺少正确的认识,很容易作出极端的选择。加之现代社会中,匆忙的都市生活、疏离的人际关系,使我们基本上无暇或者无法和别人谈论死亡和悲伤,缺乏沟通和交流机会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为我们埋下了心理疾病的种子。看来,教育学生敬畏和珍惜生命,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
    死亡教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求生抗死"乃人类一直追求的核心问题。人类长期不懈地努力,创造文化与文明,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生命质量,并推延死期的降临。但生老病死毕竟是自然法则,谁也不能避免。要想生命更有意义,除了延续生命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有生之年创造出生命的最大价值。按马克?吐温的话讲,就是"我们要努力把一生好好度过,等到死的时候,那就连殡仪馆的老板也会感到惋惜",这样才算活出了境界。
    据报载,国外很多学校都开设有关生命与死亡的教育课程。如英国,请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医院的医生护士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一旦遇到父母车祸,自己变成孤儿的感觉;通过心理剧的形式表演,妈妈得了癌症或爸爸犯罪了,自己面临这种情况时的做法;表演一个家庭,孩子自杀了,父母会怎样。如此等等。
    在我国有忌逶死亡的传统,使死亡教育难以到国人认同。据报,某校一语文老师在教完《生命生命》这一篇课文后,要求每位学生为自己写一篇悼词:先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老师的初衷是要学生体会生命的珍贵和人生的意义。却遭到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和一些媒体的借机炒作。
    平时,孩子开玩笑说笑:“假如××死了,就……” 必定招徕长辈的一顿呵斥。这些观念都应改变。其实,向学生介绍死亡知识,让青少年亲自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从情感上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爱生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死亡教育真的名正言顺地走进课堂。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在《论死亡》中说:“人心中有许多感情,其强度足以战胜死亡——仇忾压倒死亡,爱情蔑视死亡,荣誉感使人献身死亡,巨大的哀痛使人扑向死亡,惟独怯懦软弱使人在还未死亡之前就先死了。”
    用托尔斯泰的话作全文的结语,“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得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天赋我们花朵般灿烂的生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生命的尊严需要我们用心捍卫。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