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会员风采
翰墨飘香 桃李满园
  来源:穗进宣 发布时间:2011-07-2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荔湾区少年宫师生书画展的开幕典礼,那场面的热烈气氛,完全超出我的意料之外。作为少年宫的副主任和荔湾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校长,吕志强无疑是最忙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要和吕老师照合影,可见吕志强是深受尊敬和爱戴的。荔湾区的少儿书画培训工作能取得今天辉煌的成绩,与吕志强和广大少儿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作为广州市著名的书法家和最有代表性的少儿书法教育工作者,吕志强为学生的成材倾注了他全副的心血。因此,作为广州市“十大爱心奖”的获得者,吕志强是当之无愧的。但他说:“荣誉我并不在乎,能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这已经是我最大的满足。”

翻开吕志强的人生画卷,你就可以看到,吕志强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绝不偶然的。

(一)

“潜心要与羲之学,书不惊人誓不休”,这是吕志强从事书艺几十年的座右铭,也是吕志强在书法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真实写照。

19546月,吕志强“呱呱”落地。他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个小商贩,母亲也只是个普通工人。但吕志强从小就在书法艺术方面表现出极佳的天赋,三年级就在荔湾区少年之家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奖。五年级还未读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岁月里,大部分的书籍都成了“四旧”和“毒草”,想找本书法字帖来临摹也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偶然的机会,他在废品收购站拣得一本《三希堂》字帖,于是如饥似渴地临幕起来,那入迷的程度,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后来,他还得到了王羲之的《黄庭经》、《兰亭序》、《草诀歌》、《十七帖》等字帖。他不断地练习、不断地临摹,打下了较好的书法基础。

1972年,18岁的吕志强高中毕业了,他多么想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啊。然而他只有带着遗憾到荔湾区太如茶楼当一名点心工人。当点心工人,工作时间没日没夜,但吕志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在别人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麦华三先生。或许是因为吕志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而使麦老深受感动,麦老欣然收了吕志强为徒,这对吕志强日后书法艺术的长足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麦老的教悔和启蒙下,吕志强系统地研习了历代书法,广泛地吸收了晋唐楷书的精华,并反复练习麦华三老师所创的《小楷初集》、《诗词三十七首》等楷书范帖墨迹,体会其中的笔墨意趣。他曾一度住进麦老的书斋“万简楼”,协助麦老著书立说。他一面帮助麦老整理资料,一面刻苦钻研书法理论,期间,可谓获益匪浅。麦老十分赏识吕志强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曾亲书“万简楼头观帖罢,珠桥明月听书声”的诗句来反映自己弟子勤奋学习的情况。

师从麦华三老师十三年,吕志强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点心工人到书法艺术家的跨越,可以说,真正是脱胎换骨了。由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吕志强能写各种书体,尤擅楷行。他的楷书端庄古朴,格调高雅,既存二王楷书的风骨,又含晋人写经的笔气;行书则吸取二王以及宋人法意而自出机抒,运笔流畅,结字洒脱。如行书对联“意飘云物外,诗入画图中”,运笔驾轻就熟,一气呵成,灵动飘逸却又不失厚重,甚显功力。

吕志强师出名门,但他的书法作品并不拘泥于师,而是又有自己的艺术取向。多年来,吕志强的作品不断在市展、省展、全国展及国际性展览中获得好评。赞誉如潮,名气也越来越大。但每当人们提起他的这些成绩,吕志强都只是莞尔一笑。他觉得:艺术是没有尽头的,只有不断努力,永不停步,才能攀上艺术的更高峰。

(二)

华三老师不单是岭南著名的书法大师,也是著名的书法教育家。吕志强能在少儿书法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除了自身的探索和努力外,也得益于麦老的传道授业。

1981年,吕志强调到海珠书画社工作;1984年,又调到荔湾区少年宫从事少儿书法教育工作。在少年宫里,他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他十分珍惜、也十分热爱这份工作。

少儿书法教育,在当时还算是比较新的领域。为了尽快熟悉和适应这项工作,吕志强先后自学了《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写作》等课程,为其科学地进行少儿书法艺术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吕志强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他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少儿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屡创佳绩。他先后出版了《怎样培养少儿学书法》、《少儿书法练习指南》(与林少明合编);还与广东教育厅教研室合作,先后编写出版了《毛笔字练习册》(1-4册)、《学生书法范本》(1-6册)、《广东省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毛笔写字本》、《中小学生水写字帖》、《新三字经描红习字帖》等教材,为广东省少儿书法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吕志强从事少儿书法教育工作十几年,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化作滴滴甘露,去浇灌孩子幼稚的心田;他将自己的爱心和才华,都无私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孩子。无怪乎许多家长谈起吕志强老师,都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由衷的敬意。不少亲眼目睹吕志强教学工作的学生家长感慨地说:“老师为我们孩子的成长付出的心血,比家长还多!”

正如无论是大树或是小草,它的成长都离不开阳光、雨露和养分一样,学生的点滴进步,都是老师辛勤培育的结果。在吕志强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他的学生当中,在省市以至国内外的书法比赛中获奖的数以千计,有128人被吸收为中国青少年书法协会会员,50人被评为“中国800小书家”,130人评为“中国书画优秀少年”。这个成绩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即使不是绝无仅有,恐怕也是首屈一指的了。

在吕志强的学生当中,成材者不在少数,而有代表性的,屈指数来也比比皆是。他曾教过一个叫伍毅东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广州师范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小伍从五岁开始跟老师学书法,曾代表广州市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书法决赛,并获得二等奖。由于成绩突出,广东电视台曾专门对他和吕志强老师进行过采访,并在“早晨节目”中播出。小伍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但他没有忘记老师对他的教诲,他觉得:自己能取得优异成绩,与从小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分不开的。因此小伍现在还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回少年宫辅导小同学。

好的书法家不一定能成为好的书法老师。因为作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想成为好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因材施教。吕志强就是这样的好老师。他的学生李丽瑜的成长和成材就是很好的例子。李丽瑜性格比较文静,吕志强觉得这种性格最适合写小楷,于是就给小李的书法学习定位为晋唐小楷。小李非常用功,她初学王羲之,再临李旭(唐)、王宠(明),长年不懈。经过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小李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在各种书法大赛中,她的成绩都稳居前茅。

作为少儿书法老师,不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也很难成为一名好的老师。由于年龄的原因,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处在最不稳定的时期,学习也非常容易受情绪所左右。因此作为老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是不可缺少的。吕志强有一个学生叫黄幸贤,他也是五岁开始跟老师学书法。由于学了几年都出不了好成绩,所以思想出现波动,觉得自己不是学书法的料,于是想放弃。吕志强耐心地对他进行开导,并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书法基础,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将来是会有希望的。如果放弃,那就是半途而废,你以前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吕志强的一番话,使小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小黄终于想通了,他对吕志强说:“老师,我想通了,我要坚持下去。”之后,小黄果然比以前更加努力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近一、二年参加全国的书法比赛,均获得金奖。

吕志强在少儿书法教育方面的突出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单看刚刚进行完的“港、澳、台、京、津、沪、穗七地书画交流比赛”广州赛区选拔赛的成绩就可见一斑。这次选拔赛,广州赛区共产生四个书法一等奖,荔湾区就占了其中的三个,八个二等奖中荔湾区也占了一半。“桃李不言,下自为蹊”,如此突出的成绩,荔湾区少年宫除吸引着本区的学生外,还吸引着来自全市各区甚至南海等地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是因为吕志强而慕名而来的。南海市石门中学有一个被教育局树为“标兵”的书法尖子叫黎兆基,香港电视台“南海乜都有”节目曾专门对他进行过采访和报道,他就是吕志强的学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吕志强为学生的付出,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而他的学生也非常争气,屡屡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也为吕志强争得了荣誉。吕志强共50多次荣获全国和国际各级教育贡献奖或园丁奖。这是对吕志强书法艺术教学成绩的充分肯定。我曾采访过吕志强的学生,我问他们:“你们在各类书法大赛中取得过那么多的优异成绩,现在最想对老师讲的话是什么?”他们同时望着吕志强老师,两眼饱含着感激,深情地说:“我们的话不是一、两句就可以说完的,千言万语,只能汇集成两个字‘谢谢!’”这恐怕也是吕志强全体学生的共同心声吧!

(三)

作为有社会声望的名人,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荣誉也象雪片般向吕志强飞来。他先后被吸收或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全国小学《写字》教材编委、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职工书画会副会长、广州麦华三书法学会会长、广州市美术书法教研会副理事长、广州市自学成才者联谊会会长、荔湾地区书画协会会长。名录分别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博览》、《中国当代书法家词典》、《中国文艺家全集》、《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古今书家词典》、《世界现代美术家词典》等等。

吕志强还先后当选为广州市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不过,吕志强没有因为自己获得那么多的荣誉而高高在上。他觉得:市民选我出来当人大代表,是对我的信任,当然也希望我能如实地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这也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权利和责任。诚然,当人大代表,就必须要参政议政。参政议政对吕志强来说,是一项十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当选人大代表之前,他对这项工作是完全陌生的。但吕志强有一个优点,就是对待每一项工作,他都会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努力把工作做好。为了当好人大代表,他做了不少的调查研究工作。在任十届人大代表期间,他作了“解决教师住房问题”的专题发言,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连选为十一届人大代表,又在市人大会议上作了《关于职工下岗分流要克服企业领导的随意性》的发言,同样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林树森市长专门就企业工人下岗问题作了指示,《羊城晚报》也刊登了有关的报道。

“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吕志强总是这样认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我、充实自我,将社会给予我的,更多地回报给社会,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

勤奋、好学、坦诚,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大概这就是吕志强吧!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