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文化广场
傅荣勉励《教育大观》——“勇于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
  来源:许 冰 发布时间:2011-07-21

访“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综合评委、广州市教科所副所长、民进广州市委委员、教育总支主任傅荣

因为感动,因为兴趣

做了5届评委,当时做评委,一是被老省长一群人的对教育的热情感动了,二是因为自己本身从事教育,自己支持自己的事业,三是自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新东西,见识很多新思想,比如前些年我在央视科教频道,看到佛山某校小小年纪的学生发现了苍蝇起飞那一瞬间的速度、弧度、角度和弹跳力度等的报道后,那时候眼前一亮,特别感动,将这种发现应用到实际当中,对科学的发展推动很大。四是自己的兴趣,因为从事教研工作多年,对一些新技术、新想法、新理念有一种情不自禁的喜爱。”

2007年,在傅所长当评委之前,广州市科研所也组成一个团队申报了自己的一个项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和资源包。各学科的专家组成团队进行调研,该项目是涵盖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中三年级的一个综合实践项目。该项目还获得2007教育创新奖”的一等奖。

傅所长1975年从小学民办教师开始,做过小学校长、中学老师、大学教授,指导过研究生,他经历了中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全过程,也切身体会过教育创新的意义。对于教育事业应如何发展,该如何发展,恐怕他最有发言权。傅所长认为,教育创新对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要发展,关键在教育;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发展,其教育创新能力是关键。教育科研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

后来,听说王屏山老省长亲自主持成立了教育促进会,创办了“教育创新奖”,教育创新开始在一定意义上被重视。作为一个教育人,傅所长很高兴,他很为老省长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而感动。

奇思妙想促教教育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教育创新奖”能对中小学科技创新项目倾斜,因为科技创新是真正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所以你要我选择一个是一般思辨性的项目还是科技类的项目,我想我会选择科技类的项目。不是说一般思辨性的项目不好,而是我更看重能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作用的,一个跟实际相结合、密切与实际相结合的项目才具有实际意义。”

在采访过程中,傅所长多次提到教育创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育创新不止重在“新”,一个项目是否能够推动教育实务的发展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批判标准之一。

教育评判标准首先是强调,创新点,再看它是不是实实在在地推进教育、教学、德育、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的创新点。在评审过程中看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申报项目,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有时候真的很难割舍,只能够我们几个评委慢慢地依着评审准则一条一条地去对照,一个点一个点地去分析,最终选出最合适的作品。总的来说,‘新’和是否切合实际应用是最重要的。”“我喜欢看到奇思妙想,最终变成科研成果,推动教育发展。”

现在存在一些学校钻空子的问题,一些学校年年的申报项目都是角度变一变,大致内容还是一样的,这就不符合教育创新奖的评审原则。 教育创新还体现在应用上面。所以每届在评奖完毕之后都会举办教育创新推荐会,由获奖的学校和团队介绍经验和成果。让成功的创新项目推广到更多学校,给予教育以更多启发。这是教育创新的目的,也是教育创新的意义所在。教育创新,特别是科技教育创新,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跟创新直接相关的,通过科技教育创新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但非科技类的项目也常常令人眼界大开,傅所长说到:去年,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的一个申报项目,是学校管理理念方面的,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学校围绕‘菊’的概念,将学校管理理念与当地的‘菊城’特色相结合,一走进校园就融入整个‘菊文化’的氛围里面,感觉特别深刻。”这类项目就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在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学生们在一种菊文化氛围中学习、领悟,会对中华文化有切身的体会和独到见解,从而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很有帮助。

教育创新要有更开放的态度

从教育创新历届获奖情况来看,中山、佛山、东莞这几个地区教

育创新奖的申报上作一直做得比较好,其他欠发达地区比如韶关等地相对没那么积极。教育条件落后缺乏有利的竞争条件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个别地方教育部门对此存在自己的看法。欠发达地区因为教学条件、待遇等条件较差,个别地方教育部门担心一些老师在获得成果奖之后会流向其他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所以那些地方教育部门怕留不住教师,一般不对学校参与此类竞赛抱积极态度。当然地方教育部门也有难处,但事实上教育创新是时代的主题,相关部门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影响地方教育的发展。”

地方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例如通过提高教师福利待,提供进修机会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来留住教师,而不是抑制教师的积极性,那些地方教育部门应该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

“公正、公平、公开”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对,我们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原则,但这些原则的坚持需要主办方、评审团、学校、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就评审团来说,所有的项目都是摆开来大家一起分析的。之前有一个中学教师的项目,一位评委老教授认为可以评它为一等奖,其他评委又不认同。于是大家把项目资料拿出来,一点一点对着分析,最终评定该项目偏离主题,没有获奖。所以说评审过程都是严格按照评审标准来进行的。”

至于说到公开方面,做得不够主要是因为宣传方面的原因。宣传做得不够。还有就是每一届的评奖结束之后会有一个成果推介会,仅仅把一个项目做出来是不够的,还要推广,将好的、新的教育方法、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向社会推广,让更多的学校、教育者借鉴、学习。”

要勇于走出去,加大宣传力度。

广东省教育促进会成立21年之际,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会刊即将面世!傅所长表示,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举办“教育创新奖”20余年,一直没有做过大范围的宣传,只是一群教育热心人和教育促进会一些有责任感的人士兢兢业业而默默进行地一个活动。如今,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以会刊为平台,加大对“教育创新奖”的宣传非常必要。凸显教育创新成果奖20多年的成绩,扩大教育创新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心教育创新,增强教育创新成果评奖对全省教育创新的引导,也应该是《教育大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面对现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越来越多元化的信息维度,傅所长认为,会刊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发表自己学术意见和观点的平台,为教师创造一个成长的空间。教师对教育事业本身最具有发言权,也最为熟悉,最多感触。为教师提供一个说出新建议、新观点的空间,一方面既有利于教师自身认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观点引出更多的解读,促进教育本身的发展。

总而言之,扩大影响力,做好宣传工作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把它作为一个推动教师、学生,乃至教育本身发展的平台的作用才能显示出来。”

《教育大观》要勇于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

采访结束之际,我们请傅所长为会刊创刊题词,傅所长一番酝酿之后,两行大字挥洒纸上:教育大观观教育事象,科学发展促教育创新”。

人物简介:

傅荣,民进广州市委委员、教育总支主任,1975年投身教育事业,曾从事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学,是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高校“十佳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教育专家对象,广州市教科所副所长,共有30多年的教育经验;5年教育创新成果评选综合评委经验。

出于一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1989年,广东省原副省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著名教育家王屏山同志带领各位教育界的志士仁人,开始了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探索。广东省教育促进会组织牵头,联合南方日报社、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杂志社共同举办“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下简称“教育创新奖”)评奖活动。开展了二十年的“教育创新成果奖”评比,为广东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201012月,在第21届“教育创新奖”即将到来之际,广东省教育促进会走访“教育创新奖”评审团,开始了会刊编写的征程。寻找广东省教育促进会成长的足迹,回归最初的感动和故事,总结成果经验,展望新的征途。

2010127,我们约见了傅所长。面对面坐下来,发现眼前的傅所长,谦和近人,言语中透露着一种学者的严谨和学识。

(摘自《教育大观》)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