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文豪韩愈《师说》未句有言“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上文说明,韩愈作师说是因为李子蟠能行古道,便作师说赠送他。贻,解作“赠送”。
师生关系,基于两方面。一是师能给学生启迪,传道授业,并由爱生之行;二是学生能行古道,尊敬老师。另外,也有这种情况:师之传道授业,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给学生很大启迪,由于学生能行古道,也能尊敬老师。另外一种情况,抛开“文革”特殊情况不说,若古道不行——就学、就业未必和以前一样顺畅;一个中专生、大学生从学校出来的价值,未必和往日相等、相同等等;加上社会上各种思潮冲激,师生关系又是另外一种情况:见到老师点点头,就很不错了,有了喜事或从外地回来,请请老师饮茶吃饭,上门坐坐更是难得。有时是这样:偶是一两次授课或一两次报告,如师是名师,名声远近可闻;或虽不是名师,而对工作、就业很有用途,也“趋之若鹜”,上门很勤。上面说的是特殊情况。
一般的情况,师生关系也会由于时光岁月的冲刷,往昔的情感慢慢地、逐步地变淡,逐步忘却,甚至消失。
节日来临,往日学生送的礼品逐步减少,原来很多的向很少的逐步逆转……
当然了,若是大师,这关系不单不会变,还会和“陈年老酒”一样,越久越香,越醇……
作为老师来看师生关系,我认为要看积极的,忘却不愉快的。特别是当你退休后,自己零落之时,才会活的开心。
下面两件事是两位退休教师朋友告诉我的,很有积极意义。
其一是有个老师他有个学生,要考评高级职称,在论文无处发表的时候,这位老师与他解决——外地发表。这件事,当这位教师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而学生却记得它,怀念自己的老师。这使这位老师很高兴。
其二是一位教师与一些学生补习,时间也仅三个月,但时间虽短,情感不辍。至今这十多个学生还维系在这位教师左右。每当春节大年初一,照例请老师在原日的涌边酒家吃饭,年年如此。每当他们有喜庆或好事,也不会忘记和老师聚聚。而这位教师有喜事也同样如此。他们的家境、子女情况彼此了解。这份师生情愿,自八十年代后期补习始,一直连接到今天。他们由单身到各自成家立业,各自有了儿女也是如此。其中一个到了英国,回来之后,同样也联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