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理论研讨  > 统战理论
关于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考(傅 荣)
  来源:民进广州市委组宣处 发布时间:2011-07-20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和积极的参与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和政治民主的主要特征,是政治关系中公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是公民与国家的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的集中反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更要通过各种合法方式积极扩大参加政治生活。这“三个‘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种合法方式)是我国公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基本行为指南。

一、概念的界定

1、关于公民和公民权。公民,是指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权就是指公民根据宪法规定所享受的权利。我国公民或者说中国公民,是指包括大陆和港澳台侨的全体中国人。

2、关于参与和参与方式。参与,就是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指参与其事,如参学、参军、参政、参加革命等。参与的方式有参议、参谋、参事等。参议、参谋、参事等同时又是官职或职务。职业,就是人们社会参与的一种方式,一个位置,一个施展本领或才华的活动形态。就参议来说,书面上指参与谋议,如参议国事。“参议”作为一种官职始于明代,明代在布政使、通政使司下设参议一职,清代通政使司下也设参议。民国时期参议多为闲职。直到今天,公民参与政治或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机制很多,最突出的是一年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两种形式,被惯称为“两会”。执政、参政、议政是三种即密不可分又交互作用的政治生活方式。从政党角度来说,有执政党和参政党之分。执政,就是掌握国家政权;参政,指参与政治活动或参加政治机构;议政,即议论政事,是对政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工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理解参与的维度很多,从参与主体来说,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从交互关系来说,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从参与范围来说,有全面参与和部分参与、整体参与和局部参与;从时间关系来说,有长期参与和短期参与、前期参与和后期参与;从参与角度来说,有宏观上参与和微观上参与、正面参与和反面参与;从参与性质来说,有积极参与和消极参与;从参与态度来说,有赞同支持参与和反对破坏参与;从参与深度来说,有浅层面参与和深层次参与;从参与的开放度来说,有秘密参与和公开参与;从参与的身份来说,有以个人身份参与和以组织身份参与;从参与特征来说,有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规范参与和随机参与等,不一而足。总之,参与是一种权利,参与是一种资格,参与是一种角色,参与是一种互动,参与是一种力量,参与是一种关心,参与是一种机会,参与是一种学习,参与是一种付出,参与是一种收获,参与是一种成长,参与是一种进步。公民可以在政治参与中关心政治,在政治参与中学习政治,在政治参与中为政治付出智慧和身心,在政治参与中成长进步。公民政治参与有三种境界,这就是该参与时能参与会参与是一种能力和水平,不该参与时不参与是一种机智和智慧,知道什么时候该参与什么时候不该参与是一种成熟和成功。

3、关于有序和对有序的理解。序,在这里是指次序、顺序、秩序、工序、程序等;有序,就是有条理、有次序、有程序、有顺序、有秩序等。有序就是有条不紊,有序就是有始有终,有序就是有的放矢,有序就是有先有后,有序就是有章有法。

作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序就是有目的、有目标,不是漫无目的和目标,不能漫无边际;有序就是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不是茫然和不知所措,不能随心所欲;有序就是有秩序、有程序,不是杂乱无章和一片忙乱,不能一盘散沙;有序就是要有对象、有方向、有标准、有要求,不是无的放矢,不能“一窝蜂”;有序就是要学习,不是一无所知,不能盲目盲从;有序就是要发动群众,不是脱离群众,要一倡百和,众擎易举,不能单干独裁,一木难支;有序就是要可持续发展,不是浅尝辄止,不能半途而废和一劳永逸;有序就是要有始有终,有阶段、有过程、有结果,不是有始无终,不能一蹶不振;有序就是要切实可行,有益有效,不是无功而返,不能一事无成。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要素

1、“两个相信和依靠”是前提:相信和依靠群众,相信和依靠党。这是一个关乎政治力量、政治关系、政治觉悟和政治局面的问题,不能动摇。

2、“两个绝对”是保证:绝对遵循和服从宪法,绝对依照和遵守法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证。这是一个关乎政治方向、政治纲领、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问题,不能改变。

3、科学民主是方向:即政治体制改革要科学化,政治生活活动要民主化。这是一个关乎政治权利、政治任务、政治监督和政治基础的问题,不能含糊。

4、“两感”是首要条件:即从公民而言,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及对政府的认同感。只有公民有政治责任感,才会有公民健康积极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从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采取理智的政治行为;只有公民有对政府的认同感,才会有公民政治参与的智慧和创造力。只有“两感”都具备,才能形成稳定和谐的政治关系和稳定有序的政治局面,不能缺少。

5、参与的程度、深度、广度是标志。公民政治参与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政治发展过程,从公民而言,其参与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公民参与程度和作用的重要标志;从政府而言,扩大多少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领域、层次深度以及途径方式,其扩大的领域和深度是衡量政府政治形态中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参与的程度、深度、广度不能弱化。

三、当前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特点

1、渐进性。在我国公民民主意识、政治文化素养还不是很高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必然要实行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以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和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扩大公民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范围。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实现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些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推进公民政治参与和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2、转型性。中国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单一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阶层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利益主体多元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各阶级、阶层在占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方面,不可避免地发生竞争。在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只有充分考虑转型期各种关系、特点乃至矛盾,妥善解决问题,才能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本质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有了本质性的推进,从宏观来说,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是要保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巩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微观来说,公民参与自身利益相关事务的决策与管理,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基本的目的。这就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本质。

4、主体性。要扩大和加强社会的主体——工人阶级及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做国家的主人。加强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配套的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如选举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代表法等。通过具体措施保障每个公民选举权的落实,实现基本的政治参与。如通过严格执行代表法,保障各级人民代表能在代表大会中自由地代表和表达选民的意志,对事关重大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代表人民的意志进行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保证。对于党的领导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六大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有序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开辟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近年来,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我国公民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自治等方面的权利都有了空前的扩大,中国特色的公民政治参与在健康有序地进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有序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6、互动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与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中逐步建立起来。我国公民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自治等方面的参与水平是衡量政治形态中民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7、继承性。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及内容是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传统、民族特性及时代条件密切联系的,任何照抄照搬其它国家政治参与模式的作法都是无益的。

8、发展性。我们现在所要扩大的有序政治参与只能是对业已存在的政治参与形式的扩大与发展、升华与提高。如进一步优化各社会阶级、阶层及团体,各地区代表人士,通过人代会、政协会议、各类听证会、新闻媒体等积极地参与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把自己的要求建议传递给政治系统,影响政府的决策。这就是一种发展和进步。

9、长期性。公民政治参与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政治发展过程。

10、有效性。公民的政治参与扩大不仅仅体现在民主参与上,而且体现在参与的有效和高效方面。通过有效的政治参与,扩大了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应坚持和完善各种机制,使公民更为快捷、准确、全面地反映各阶层不断变化的要求。在社会各类基层组织中,更充分有效地发挥群众直接参与管理的作用,多方开辟渠道,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1、参与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要有利于保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巩固。通过各种民主渠道,普通公民进入了国家机关,直接参与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自1993年国家实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实行了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制度,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从形式上保证了各阶层的人员能够进入到政府机构中去,从而实现了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来源的多元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就要扩大公民的知情权,鼓励公民了解政治决策过程,吸引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党的十六大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方面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推行电子政务,建立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和责任制。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使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成为一个具体的、有序的行动过程,从而加速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有利于实现公民的自我教育,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及对政府的认同感。社会主义政治是人民的政治,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可以使公民形成更为健康积极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从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采取理智的政治行为,形成稳定和谐的政治关系和稳定有序的政治局面。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