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进简介 新闻广角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理论研讨 基层动态 大事纪要 文化广场 会员风采 视频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页面:首页  > 理论研讨  > 统战理论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状况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1-07-20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办公室 蔡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是保证民主党派继往开来不断发展的组织基础。多党派合作是以民主党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组织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多党合作的水平和质量。江泽民同志把我国的政党制度概括为“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江泽民同志把我国的政党制度概括为“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客观的说,在这样的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迅速从“文革”的历史阴影下走了出来,并不断壮大发展,我国的政党制度保证了我国的民主党派有了生存和活动的社会空间。民主党派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不断在参政议政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从中央到地方在到基层民主党派的活动质量和实效是趋于逐层递减,为什么会这样,本文将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民主党派相对于中央和省级组织而言,市属组织和县()级组织被称为民主党派的地方基层组织。根据民进中央网站公布的资料,截止2004年底,民进会员总数为9.4万人。现有省级组织29个,市县组织296个,基层组织5741个。目前广州市基层组织在设置上大体存在以下几种形式:有总支部、直属支部、支部和小组四种形式。(注:小组不属于我会基层组织体系范围)我会《会章》第六章关于基层组织的内容中规定“会员人数五人以上的可成立支部。会员人数较多的支部可设小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在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或按会员的业务系统设立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根据统计民进广州市委有12个总支部,140多个基层支部(含小组)广泛分布在广州除萝岗新区外的其余各个区。

这些基层组织的活动状况如何呢?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在民进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讲,根据调查大约有30%的基层组织好,40%比较正常,30%不正常。根据民进广州市委的2003年的一项调查,广州民进的13个总支和7个直属支部中开展活动较好的有12个占60%,中等的8个占40%,还有一部分基层支部出现支部负责人对会务工作缺乏热情,和本单位党政领导关系不够和谐,组织活动质量不高,组织活动困难等问题。2003年是广州民进市委的组织建设年,2004年被民进中央和民进省委定位为组织建设年,重点对全国、全省的组织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许多调查报告,根据这些材料分析,目前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成员老化问题弱化了基层组织活动。

根据民进中央的统计,从年龄结构上看,全会成员平均年龄50.3岁,其中50岁已上人数为473%。根据民进广州市委的统计,2003年底平均年龄58.8岁,退休会员占了47.43%,广东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差不多,珠海为47.9岁,32.4%会员已经退休,汕头平均49岁,韶关平均49.5岁。广东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差不多,珠海为479岁,324%会员已经退休,汕头平均49岁,韶关平均495岁。有些基层支部,78个人,退休的56个,每次活动只能来34人。目前广州市委的办法是,将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分别成立支部,实行分离管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成员分散问题影响了基层组织活动。

民主党派的基层支部成员很多都从事不同的工作与专业,在不同的单位工作,尤其是各类联合支部。于是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难迁就所有会员的时间来开展活动,好不容易定下时间,有时主要组织者单位有突发的事情,活动只好延后,甚至取消。相对来说,成员集中在一个单位的单一支部的活动就容易组织一些。

经费、场地问题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动。

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不同于中共党组织的基层组织,中共党组织的基层组织往往由同单位、同系统或同一行政村的成员组成,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工作的地点相似或相近,而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成员来自很多不同的单位,而且民主党派基层组织95%以上不设常设机构,这样也就没有固定的活动资费来源。以广州民进为例,能百分之百保证的是每人一年的动费60元,个别经济条件好的市、区教育局、统战部会有少量活动经费下发,但经费不足现象总体仍较为普遍。现在许多基层组织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一是会员每年交纳的微薄的会费,条件好的单位统战部门或基层党组织只能提供部分支持,所以经费十分有限,而只要组织活动,大到出去学习、参观、访问、调研的交通、食宿,小到每次活动时的通知及茶水等都要发生一定的费用。实际上很多基层在实际活动中,有的是支部负责人多奉献点,有的是支部会员轮流做东,经费不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组织活动的开展。大多数的基层组织是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的,很少有民主党派的基层单位有单独的民主党派活动室,总支的活动还可以借教育局或区统战部的场地,基层的很多支部都是临时定,尤其是联合支部,成员分散,在广州经常就是去茶楼,还容易给人误解民主党派就是喝喝茶、聊聊天。

本职、党务矛盾牵制了基层组织活动。

基层会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业余闹革命!”每个人都面临本职工作和党务工作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下,本职工作面临压力增大,本职工作和会务工作在时间上的矛盾有时是无法调和,只能选择其一,会务工作往往被挤到业余时间了,可是又会遇到日常家庭生活和会务工作的冲突,所以很多热心会务会员奉献了自己很多的业余时问。有时遇到所在单位领导统战意识不足,请假困难还要在扣奖金的情况下参加活动。这极大的牵制了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展开。

统战意识不足阻碍了基层组织活动。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套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早在193910月,就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之一。然而统战意识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确呈现上热、中温、下凉的状态。在有民主党派的单位中大多数的中共基层领导不了解统一战线,对民主党派很陌生,甚至有怀疑和戒心,对民主党派在本单位发展会员表现出消极、不支持、甚至是阻挠。有的以“不干涉民主党派内部事务!"为由消极对待民主党派基层的各种活动,更不要说在经费场地上给与支持和帮助。这对民主党派基层会员的负面影响很大,也给市委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很多压力,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统战意识不足是对民主党派基层工作的最大障碍,甚至是伤害。

2005年中共中央5号文的颁发,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历史新任务,这是继1989年中共中央14号文颁发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全国各个民主党派2005年开始了学习这个文件的热潮。但是如何落实这个文件? 如何将文件的精神落实到基层,还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付出相当的努力。也只有双方携手同心才能完成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前面回顾政党制度时,提到过民主党派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力量薄弱,且具有软弱性和散漫性的弱点,也由于旧中国社会历史的限制,如国家长期动荡不安,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等,使他们不可能形成独立的强大的政治力量,也不可能实行自己独立的政治路线,因此民主党派的发展存在历史的局限性。截止2002年底,根据中组部的统计全国党员总人数是6694.1万人,2000年底全国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351.8万个,根据同心网的统计全国民主党派成员至2000年底为55万多人,根据民盟中央网站的统计民盟全国基层组织总数达到8201个,根据民进中央网站的统计民进全国现有基层组织总数5741个,据此推断全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超过7万个,因此作为参政党的各个民主党派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存在着“量”的不平衡,尽管很多场和我们都提民主党派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可以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实际上我们必须冷静的看到如此巨大的“量”的差异必然带来和“质”的不平衡,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而时代的要求,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要求,对民主党派提出了做“高素质的参政党”的历史要求,无疑给目前基层组织活动存在不足的各民主党派一种压力。面对目前民主党派基层活动存在的几个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是多党合作,解决问题就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指出:“中共各级党委都要加强和改善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中央明确指出:“所有基层党组织包括企业党组织是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领导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中心任务’’因此,中共基层组织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当是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既然是领导就有促进、改进、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的责任。

比如说经费的问题,民主党派先善于做好主动沟通的工作,要善于争取同级党委的支持与帮助。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经验交流上看,活动开展的较好基层组织,它们都有一条共同的值得学习的经验,就是要最大程度争取当地同级党委的支持,这也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根本保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积极争取党委及统战部门的帮助与支持。

中共的各级组织要关心和支持,加强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力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经费能列入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财政预算支出,争取从制度上给予保证,根据许多的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和省级直属基层组织开始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各级政府能还可以从民主党派组织的特点出发,适当地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智力密集的优势,鼓励他们面向社会,发挥特长,适当的做一些社会服务工作,适当地收取一些合理的报酬,以弥补基层组织活动经费的不足。

再如成员老化、分散的问题。一方面民主党派可以通过调整优化基层组织人员的结构来改善基层组织活动的现状,非单一支部规模可以适当扩大,将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分别成立支部实行分离管理是符合组织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退休会员入会时间相对较早,对会史熟悉,对组织感情很深,加上退休后时间较为充裕,对组织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考虑到他们以上特点和年龄、身体条件,单独成立退休会员支部有利于开展适合退休会员的特色活动。只要解决好退休支部在活动场所等条件上存在一些困难,老同志同样也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

用。

解决目前民主党派基层活动不足的关键问题在于党的统战意识如何在基层得到加强,只有基层单位的领导真正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统战意识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处理好党际关系,充分发挥政党制度功能,为多党合作协商机制提供更适宜的制度环境。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制度’’包括三个层次,即根本制度、体制机制和具体规则。我国政党制度功能目前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体制内关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规定不够规范和完善,以及体制外与合作协商机制相关的制度规定缺位或存在不足,基层往往就没有和我国政党制度配套的具体规则。

从近几年广东省和广州市的组织建设年收集的基层经验材料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一个基层单位中第一个发展的民主党派成员对这个单位基层组织发展和活动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对民主党派优秀基层组织的产生、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通过该会员的魅力来辐射影响其周围的人,做组织发展工作。随着雪球越滚越大,会员越来越多,成立支部的数量和规模具备了,在这个单位成立支部的各种条件成熟了,便成立支部。我们姑且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第一人”现象。而这个第一人往往是得到该单位党组织的认可,具有奉献精神、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沟通能力强,善于争取中共基层组织的理解和支持。

培养选择“第一人”关系一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社会形象,关系到一个基层组织履行职能的成效。“第一人”,’一方面可以由民主党派内部通过物色、培养、锻炼产生,也可以通过依靠中共党组织或统战部门的帮助,引进特别优秀的人才,迅速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局面。基层组织的领导人可以充分应用各级党外干部的学习场所,社会主义学院或各级党校,注意不断学习和提供综合素质,了解中国民主党派和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这样才能在一个基层组织中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开展正常化、经常化的组织生活,激发基层会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热情更好的带领基层会员与时俱进,履行好参政党的各项职能。

另一个方面,对中共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统战意识灌输,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统战历史、统战知识和统战政策来了解对民主党派实施政治领导和团结合作的基本任务包括一下的基本内容:

认真贯彻执行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正确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本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

充分调动民主党派成员的积极性,在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为完成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做出贡献。

按照民主党派的特点,积极支持和帮助他们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搞好政治学习,健全组织生活,按照有关方针做好发展和巩固组织的工作,努力提高新成员的政治素质。

对民主党派成员的组织生活要给予保证,对民主党派各级组织负责人和成员参加参政议政的重要会议,活动原则上给予积极支持,并提供方便条件。对他们参加上述活动涉及的工资,福利待遇,计算工作量等问题,应本着同中共基层组织兼职干部一视同仁的原则,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妥善解决。

中共基层组织负责人要与民主党派基层负责人,相互坦诚相见,真诚合作,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上,经常交换工作意见,最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东西,统一认识,增进团结合作。

结语

新的历史时期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新阶层的涌现,民主党派基层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共的合作,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不仅是党派上层人士的箴铭,同样也与基层组织息息相关。基层组织的建设是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也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条件,只有基层组织与执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和衷共济,推心置腹,共同发展,民主党派的职能才能得到全面、完整、立体、多党合作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所以,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应该也必须在自己的单位与中共基层组织密切合作共同发展。

参考资料:

《民主党派地方基层组织运作》姚小远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第一期

《以创新思路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陈巧云民进南平市委会民进中央网站wwwmjorgcn

《江苏省民进基层组织形式的探讨》孙宏霞民进江苏省委组织处民进中央网站wwwmjorgcn

《关于参政党基层组织形式的思考》 王则楚民盟广东省委同心网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基层组织建设研讨文选》民进市委组织处2003年编印

《广东民进组织建设交流材料选编》民进省委200411月编印

《中西政党制度结构功能比较》中共中央统战部吴茜

Copyright · 2004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Allright Reserved
由南方科能 设计开发及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38468062
粤ICP备18086586号